[实用新型]一种桶盖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6957.9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1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国;黄绍军;刘秀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钨稀有金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7/28 | 分类号: | B65B7/28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6122 | 代理人: | 欧阳沁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桶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桶盖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生产中,在金属粉末、涂料、油漆等产品生产完成后,需要将产品装入包装铁桶内,然后再将铁桶进行上盖、锁紧、密封等,使产品能便捷地被储运销售。在物料桶上盖的过程中,传统的方法是利用人工手持桶盖锁紧工具对料桶桶盖逐一进行操作,再靠人力将桶盖压紧密封,确保料桶内的物料在储运销售过程中不发生泄漏。由于装满物料的铁桶质量较重,工人在将桶盖锁紧的过程中需要将料桶移动,劳动强度较大,桶盖锁紧密封的效率较低,且依靠人工锁紧桶盖的过程中,由于力度控制不好,经常会因挤压桶盖力度过大而导致桶盖变形甚至破裂,连续性较差,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桶盖锁紧装置,克服原来人工锁紧桶盖劳动强度较大、桶盖易变形破裂的缺点。
一种桶盖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V形手柄、支撑杆、垫板、底座、边杆、定位螺栓、复位弹簧、锁紧机构,V形手柄底端与支撑杆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杆穿过所述垫板中心与底座相连,V形手柄下部两侧凸起端分别与两边杆上端铰连接,边杆下端与垫板上部固定块铰连接,垫板中心两侧各设有一定位螺栓,下方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缠绕于支撑杆下部。
一种桶盖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连接杆、锁紧杆、锁紧爪,垫板外圆周上向外侧均匀分布有连接杆,底座圆周上均匀设有锁紧杆,锁紧杆上端与连接杆下端一一对应相连接,锁紧杆下端设有锁紧爪。
一种桶盖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手柄为可活动式,工作时,将锁紧装置置于盛装有物料的料桶桶盖上,双手分别抓住手柄顶部把手同时往外侧张拉,至定位螺栓下移到达底座,使锁紧杆下端向料桶内侧压紧,锁紧爪即可平稳地将桶盖锁紧。
本实用新型由普通钢材制作而成,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省时省力,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利用定位螺栓,可使工人在锁紧桶盖时较好地控制力度,不至于造成桶盖变形破裂;桶盖外圆周上均匀设有与所述锁紧爪一一对应的锁紧凸起,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有效地将桶盖锁紧,确保盛装的物料在储运过程中不发生泄漏,提高了效率,满足了生产需要。适合用于盛装金属粉末、涂料、油漆等铁桶的桶盖锁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料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V形手柄;2、支撑杆;3、垫板;4、底座;5、边杆;6、定位螺栓;7、复位弹簧;8、连接杆;9、锁紧杆;10、锁紧爪;11、桶体;12、桶盖;121、锁紧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料桶包括桶体11和桶盖12,桶盖12外圆周上均匀设有与所述锁紧爪10一一对应的锁紧凸起121。
如图2所示:一种桶盖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V形手柄1、支撑杆2、垫板3、底座4、边杆5、定位螺栓6、复位弹簧7、锁紧机构,V形手柄1底端与支撑杆2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杆2穿过所述垫板3中心与底座4相连,V形手柄1下部两侧凸起端分别与两边杆5上端铰连接,边杆5下端与垫板3上部固定块铰连接,垫板3中心两侧各设有一定位螺栓6,下方设有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缠绕于支撑杆2下部,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连接杆8、锁紧杆9、锁紧爪10,垫板3圆周上向外侧均匀分布有多根连接杆8,底座4圆周上均匀设有多根锁紧杆9,锁紧杆9上端与连接杆8下端一一对应相连接,锁紧杆9下端设有锁紧爪10。V形手柄1为可活动式,工作时,将锁紧装置置于盛装有物料的料桶桶盖12上,双手分别抓住手柄顶部把手同时往外侧张拉,至定位螺栓6下移到达底座4,使锁紧杆9下端向料桶内侧压紧,并使锁紧爪10压紧锁紧凸起121,即可平稳地将桶盖12锁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钨稀有金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钨稀有金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69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尾气处理液灌装设备
- 下一篇:水溶性聚合物Hg2+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