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单炒单尾小炒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7588.5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9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恒业厨房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6 | 分类号: | F24C7/06;F24C7/08;F24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单炒单尾 小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磁单炒单尾小炒炉。
背景技术
灶具是家庭、公共食堂、餐饮店及酒店等不可缺少的,可以这样说,没有灶具,就不会有烹调文化。传统的灶具以柴及煤为能源,烧柴草或烧煤,可称得上“烟熏火燎”,耗费能源,污染环境。后来,燃气炉灶普遍应用,使用方便,热能利用率提高,对环境的污染减轻。近二十年来,电磁炉灶正在普遍应用于家庭,受到欢迎,电磁炉灶真正实现了零碳排放。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磁炉灶功率小,并且只能单独用于炒菜或者煲汤、烧水,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单炒单尾小炒炉,其功率较大,可同时用于炒菜和煲汤、烧水,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单炒单尾小炒炉,包括有炉体、控制板、第一发热线盘、第二发热线盘、显示屏、横推磁控开关、锅体以及桶体;该炉体的后侧缘向上延伸出有背板,炉体的表面上凹设有弧形凹位和筒状凹位;该控制板设置于炉体内;该第一发热线盘贴合安装于弧形凹位的内表面上,第一发热线盘与控制板电连接;该第二发热线盘贴合安装于筒状凹位的内周侧面和内底面上,第二发热线盘与控制板电连接;该显示屏设置于背板的前侧面并与控制板电连接;该横推磁控开关设置于炉体的前侧面上并与控制板电连接;该锅体和桶体分别可分离地嵌于弧形凹位和筒状凹位中。
优选的,所述背板上设置有水龙头,该水龙头位于桶体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水龙头为可摆动角度不锈钢水龙头。
优选的,所述横推磁控开关为八档横推磁控开关。
优选的,所述炉体整体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筒状凹位位于弧形凹位的后侧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第一发热线盘贴合安装于弧形凹位的内表面上,并配合第二发热线盘贴合安装于筒状凹位的内周侧面和内底面上,使得各发热线盘与炉体形成一体,有效增大了功率,利用锅体嵌于弧形凹位中可进行炒菜,利用桶体嵌于筒状凹位中可进行煲汤或烧水,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炉体 11、背板
12、弧形凹位 13、筒状凹位
20、控制板 30、第一发热线盘
40、第二发热线盘 50、显示屏
60、横推磁控开关 70、锅体
80、桶体 90、水龙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炉体10、控制板20、第一发热线盘30、第二发热线盘40、显示屏50、横推磁控开关60、锅体70以及桶体80。
该炉体10的后侧缘向上延伸出有背板11,炉体10的表面上凹设有弧形凹位12和筒状凹位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炉体10整体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筒状凹位13位于弧形凹位12的后侧旁。
该控制板20设置于炉体10内;该第一发热线盘30贴合安装于弧形凹位12的内表面上,第一发热线盘30与控制板20电连接;该第二发热线盘40贴合安装于筒状凹位13的内周侧面和内底面上,第二发热线盘40与控制板20电连接。
该显示屏50设置于背板11的前侧面并与控制板20电连接;该横推磁控开关60设置于炉体10的前侧面上并与控制板2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推磁控开关60为八档横推磁控开关。
该锅体70和桶体80分别可分离地嵌于弧形凹位12和筒状凹位13中。
以及,所述背板11上设置有水龙头90,该水龙头90位于桶体80的正上方,所述水龙头90为可摆动角度不锈钢水龙头。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锅体70和桶体80分别置于弧形凹位12和筒状凹位13中,通电后,通过横推磁控开关60对控制板20进行控制,使得第一发热线盘30和第二发热线盘40发热,第一发热线盘30和第二发热线盘40发热而分别对锅体70和桶体80进行加热,加热的各种参数在显示屏50中实时显示,此时,可利用锅体70进行炒菜,通过水龙头90往桶体80注入水,可进行烧水或煲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恒业厨房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恒业厨房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7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