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设备的充电及保护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0030.2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5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零柠檬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设备 充电 保护 套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衍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的充电及保护套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手机等智能设备已经越来越普及,更新速度也非常快。为了保护自己的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人们通常会为其选择一款合适的保护壳。
目前的保护壳材质较多,分为硬壳和软壳,硬壳大多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制成,也有金属材质的硬壳,由于其安装不方便、对模具要求很高、容易摔裂等缺陷,选择软壳的人比较多。软壳有硅胶软壳、软塑料软壳等,其手感好、能清洗、不易坏,广受人们喜爱。
智能设备功能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沉迷其中,导致智能设备的电池电量不够用,因此,移动电源应运而生。移动电源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较少见)作为储电单元,使用方便快捷。移动电源的出现,在现阶段无疑缓解了智能设备使用电量不足的问题,移动电源的易携带、可移动的特点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移动电源现已属随身携带品,在保证产品容量的基础上,如何缩减产品的体积,让产品更加的小型化、易携带是移动电源外观技术革新的趋势之一。但目前的移动电源还比较厚,也比较重,需要通过USB线进行连接,由于三者相互独立,因此,人们往往容易忘记携带,导致在外时无法给智能设备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合理、将智能设备与移动电源以及保护壳集于一体的智能设备的充电及保护套件。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设备的充电及保护套件,它包含保护外壳、移动电源和充电转接头;充电转接头呈U型设计,其两端均设置有USB插头,两个USB插头分别与移动电源和智能设备下端的USB接口插接,移动电源、智能设备和充电转接头同时容置于保护外壳内,且所述的保护外壳和移动电源上部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窗口和通孔,其目的在于不遮挡智能设备的摄像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保护外壳上部设置有一窗口,保护外壳包含移动电源容置腔,移动电源容置腔前部设置有智能设备容置腔,且移动电源容置腔、智能设备容置腔连为一体,移动电源容置腔的侧面设置有孔,移动电源容置腔及智能设备容置腔的下端设置有充电转接头容置腔,且移动电源容置腔及智能设备容置腔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移动电源上部设置有一通孔,该通孔的孔径由内向外渐大,目的是不影响摄像头的光线和使用效果;移动电源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保护外壳侧面的孔相匹配,移动电源的下端设置有供电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保护外壳为软胶保护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穿孔式移动电源结构,配合穿孔式保护外壳结构,保证智能设备的摄像头、闪光灯等不受遮挡而失效;
2.利用简单化的U型结构的充电转接头结构代替传统数据线,实现移动电源和智能设备之间的充电功能;
3.保护外壳为软胶保护套,起支撑和保护整体产品的双重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智能设备与移动电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智能设备与移动电源安装入保护外壳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保护外壳;11-窗口;12-移动电源容置腔;13-智能设备容置腔;14-孔;15-充电转接头;
2-移动电源;21-通孔;22-充电接口;23-供电接口;
3-充电转接头;31-智能设备接头;32-移动电源接头;
4-智能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零柠檬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零柠檬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0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