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杆、螺旋加料设备和玻璃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0044.4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4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发强;严永海;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26 | 分类号: | B65G3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李健,李雪 |
地址: | 100075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加料 设备 玻璃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螺旋杆、螺旋加料设备和玻璃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螺旋加料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化工、造纸、食品矿山等行业。
在玻璃生产工序中,用于向玻璃窑炉加料的炉前加料机通常采用螺旋加料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炉前加料机在加料时处于高温环境中,原料容易烧结,导致出料口(即螺旋加料杆的头部)出现物料堆积,物料长时间的堆积、烧结,使得出料口容易会形成大量物料结块,螺旋加料杆的头部被物料结块快速被磨损。当螺旋加料杆被磨损破坏后需要即使进行更换,否则会导致炉前加料机加料量不均匀、玻璃窑炉内料山偏移,影响玻璃窑炉的炉压、液位等,生产出的玻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影响整个玻璃生产线的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传统中,通常在螺旋加料杆磨损至一定程度后整根更换。螺旋加料杆的使用寿命约3-6个月,价格约为1.5万元/根,每条产线通常使用2根,一次更换即需要约3万元,更换成本较高。
因此,希望有一种螺旋杆能够克服或者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人通过对炉前加料机的螺旋加料杆的磨损观察和分析,发现大部分份螺旋加料杆的磨损处于螺旋加料杆前端的50mm-300mm的范围内,通过上述观察和分析结构,发明人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杆,该螺旋杆能够有效降低螺旋杆的使用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包括:具有第一螺旋叶片的第一杆段和具有第二螺旋叶片的第二杆段,其中,所述第二螺旋叶片可拆卸。
优选地,所述螺旋杆包括套筒,所述第二螺旋叶片形成于所述套筒的外周,所述套筒可拆卸的套设于所述第二杆段且能够与所述第二杆段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杆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杆段,所述套筒的外直径与所述第一杆段的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与所述第一杆段形成为一体,所述第二螺旋叶片与所述套筒形成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杆段形成有锥形杆段,所述套筒的内周形成有与所述锥形杆段相配合的锥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套筒通过销轴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杆段。
优选地,所述销轴结构包括销轴安装方向具有夹角的第一销轴安装部和第二销轴安装部,和/或沿所述螺旋杆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销轴安装部和所述第二销轴安装部相互间隔设置,和/或所述销轴结构的销轴为圆锥销。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的端部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端部衔接且平滑过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螺旋叶片可拆卸,使得第二螺旋叶片可单独拆卸更换,避免螺旋叶片局部磨损时更换整根螺旋杆造成浪费,降低螺旋杆的使用成本,且能够在较低成本的前提下确保螺旋杆始终保持在良好作业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螺旋加料设备,包括螺旋加料杆和用于驱动所述螺旋加料杆的驱动装置,所述螺旋加料杆为根据上文所述的螺旋杆,其中,所述第二杆段处于易磨损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玻璃生产系统,包括玻璃窑炉和炉前加料机,所述炉前加料机为根据上文所述的螺旋加料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螺旋杆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螺旋杆;11第一杆段;
12 第二杆段;13第一螺旋叶片;
14 第二螺旋叶片;15套筒;
16 第一销轴;17第二销轴;
18 第一销孔;181 第一配合销孔;
19 第二销孔;191 第二配合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螺旋杆,参见图1,螺旋杆1包括:具有第一螺旋叶片13的第一杆段11和具有第二螺旋叶片14的第二杆段12,其中,第二螺旋叶片14可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00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刮板运输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智能挂吊衣架上的滚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