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回弹的板材翻边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0837.6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5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胜;陈文;胡皓;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4;B21D1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弹 板材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制零件的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防回弹的板材翻边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零部件冲压翻边模具通常采用直接翻边,即空翻边,制件边缘无压料,成形结束后再利用分布式的刮料器顶件。
因铝合金板材弹性模量低,刚性较差,且有低应变率敏感性,翻边回弹严重,解决这一问题行业普遍的做法是进行回弹补偿,且翻边后刮料器顶件致局部型面易变形,零件尺寸精度差。CN201534199U公开的“一种旋转式翻边模具”,在上模座上设有翻边凸模,在下模座上设有翻边凹模,所述翻边凹模由相对的两块组成。在两块翻边凹模中间设有下压料器,翻边凹模通过旋转轴安装在凹模固定块上,凹模固定块与下模座固定。在翻边凹模上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对翻边凹模的作用力与翻边凸模对翻边凹模的作用力相反。其通过回弹补偿的方法来减小翻边工序后制件的回弹问题,是所述技术领域的一种有益尝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回弹的板材翻边模具,其通过压料结构对翻边制件整体顶料,翻边回弹小,确保翻边附近型面基本无变形,提高零件品质。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防回弹的板材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与下模座滑动连接的下模压料器、固定安装在上模座且与下模压料器配合进行翻边的翻边刀块和固定安装在上模座的上模压料器,还包括固定安装在下模座上且顶住下模压料器的左右对称分布的氮气弹簧。
进一步,所述下模压料器通过设在下模压料器侧面的导板与下模座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模座侧面设有侧销,用于限制下模压料器的运动行程。
进一步,在上模座和下模座接触部位设有对上模座和下模座配合时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多个前后对称设置在下模座上侧的锥形限位块和设在上模座下侧与所述锥形限位块配合的限位孔。
进一步,所述氮气弹簧上端固定有垫块。
进一步,所述下模座的四个角上设有第一平衡块。
进一步,所述下模压料器边缘均匀设有多个第二平衡块。
进一步,所述下模座上设有数个与下模压料器下侧配合的第三平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氮气弹簧的伸缩,实现了压料结构对翻边制件整体顶料,保证了成形型面的质量,翻边回弹小,且翻边附近型面基本无变形,提高了零件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A-A剖视图。
图中,1—上模座,2—下模座,3—翻边刀块,4—锥形限位块,5—氮气弹簧,6—下模压料器,7—上模压料器,8—第一平衡块,9第二平衡块,10—第三平衡块,11—垫块,12—导板,13—侧销,14—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防回弹的板材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与下模座2滑动连接的下模压料器6、通过紧固螺钉14固定安装在上模座1且与下模压料器6配合进行翻边的翻边刀块3和固定安装在上模座1的上模压料器7,还包括固定安装在下模座2上且顶住下模压料器6的左右对称分布的氮气弹簧5,所述氮气弹簧5上端固定有垫块11,避免下模压料器6与氮气弹簧5直接接触。
所述下模压料器6通过设在下模压料器6侧面的导板12与下模座2滑动连接。下模压料器6边缘均匀设有多个第二平衡块9,用于传递上模座1向下运动的力,避免上模座1与下模压料器6直接接触。
所述下模座2侧面设有侧销13,用于限制下模压料器6的运动行程。下模座2的四个角上设有第一平衡块8,用于承受或平衡上模座1运动至最低点时的力,避免上模座1和下模座2直接接触,因模具结构和空间的限制,每个角上设置两个第一平衡块8。下模座2上还设有数个与下模压料器6下侧配合的第三平衡块10,用于平衡下模压料器6翻边运动到最低点时的力。
在上模座1和下模座2接触部位设有对上模座1和下模座2配合时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多个前后对称设置在下模座2上侧的锥形限位块4和设在上模座1下侧与所述锥形限位块4配合的限位孔。
具体工作时,上模压料器6和翻边刀块3随上模座1一起向下运动。当运动一定距离后上模座1与下模座2通过锥形平衡块4和上模座1上对应的限位孔进行限位,随后上模压料器6与下模座3型面接触并开始压料,同时板料与翻边刀块3接触,随着运动的进行,上模座1局部与第二平衡块9接触,下模压料器6受力,通过导板12向下运动,通过垫块11传力然后压缩氮气弹簧5,开始翻边工作。当上模座1运动至最低点时,下模压料器6与第三平衡块10接触,上模座1与第一平衡块8接触,翻边结束。随后上模座1向上运动,上模压料器7及翻边刀块3随上模座1一起向上作回程运动。同时,氮气弹簧5释放压力,下模压料器6通过导板12向上运动,直至上模座1与第二平衡块9脱离,回到初始位置,即回到最高点,下模压料器6在氮气弹簧5压力释放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对翻边制件整体顶料回程至初始位置,一个完整的翻边过程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08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