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2043.3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5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蒋涛;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阳昕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20033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含油废水污染是炼油厂、汽车修理厂、机械厂、发电厂、汽车清洗厂、钢铁厂、油库等众多工矿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超标排放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还造成能源流失浪费,导致企业额外支付排污费,影响经济效益,困扰企业发展。目前国内外虽已开发多种油污水处理工艺与设备,但多数设备存在造价高、能耗高、除油效率低,严重制约了环保工作的开展,难以达到环保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所述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该装置提供一种能在帮助油污水中的油分子聚集成大颗粒,并保证油污水中油水分离均匀,提高油污水处理效果的油水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隔渣装置,隔渣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油水进水管,隔渣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固液分离装置进水口,固液分离装置的出渣口连接集渣桶,固液分离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油水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顶端设置有曝气装置,油水分离装置上部分通过虹吸装置连通集油桶,处理后的水经过设置在固液分离装置上的排水口排出;隔渣装置将油水中大颗粒直径的杂质隔离出来,避免堵塞后续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将油水中的固体和液体隔离出来。
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内部由隔板分隔成底端连通的第一隔离区、第二隔离区、第三隔离区、第四隔离区、第五隔离区、第六隔离区和排水区,其中,第二隔离区、第三隔离区、第四隔离区、第五隔离区和第六隔离区上端连通,曝气装置设置于第四隔离区顶端中部,曝气装置连通臭氧发生器。油水通过油水分离装置的进水口流动到第一隔离区,由第一隔离区流动到油水分离装置底端进入到第二隔离区、第三隔离区、第四隔离区、第五隔离区和第六隔离区,在运动的过程中,油水中的油和漂浮物自然向上漂浮进入到油水分离装置上部分,油水中的水向前流动从排水区上的排水口排出,实现油水分离;设置多个隔离区,能较好的实现油水分离效果,同时臭氧经过曝气装置对水中的细菌进行杀菌消毒,降低水中的COD、BOD、SS的含量,曝气装置释放出大量的微气泡,微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到油污水中的细小油滴、悬浮物和漂浮物,微气泡附着在其上使之很快上浮,这样油污水中需要处理掉的悬浮物及油污全部漂浮于水面,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油污通过虹吸装置排放进入到集油桶中储存,便于回收利用。
优选的,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为真空转鼓过滤机,通过真空转鼓过滤机实现固液分离。
优选的,所述的虹吸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吸料管、出料管和真空管,吸料管、出料管和真空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筒,出料管上设置有密封结构,真空管上设置有真空泵、截止阀和放气阀。通过在真空管上设置真空泵,用于将吸料管、出料管抽成真空,将物料从吸料管的进料口处吸进到出料管后,关闭真空泵和阀门,利用连通器原理即可实现物料从出料口自动流出上料;通过设置缓冲筒,能够使液体物料流动平缓;通过设置截止阀和放气阀,方便实时调整真空管中的真空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水分离器,其油水分离装置内部设置有多个隔离区,能较好的帮助油污水中的油分子聚集成大颗粒,并保证油污水中油水分离均匀,提高油污水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内部工作原理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虹吸装置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隔渣装置10,隔渣装置10的进水口连接油水进水管,隔渣装置10的出水口连接固液分离装置11进水口,固液分离装置11的出渣口连接集渣桶12,固液分离装置11的出水口连接油水分离装置13,油水分离装置13顶端设置有曝气装置14,油水分离装置13上部分通过虹吸装置15连通集油桶16,处理后的水经过设置在固液分离装置11上的排水口17排出。隔渣装置10将油水中大颗粒直径的杂质隔离出来,避免堵塞后续装置;固液分离装置11实现将油水中的固体和液体隔离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阳昕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阳昕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2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发动机及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