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个性化减荷式膝关节矫形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2286.7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2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武;李宁;万克明;杨涵;刘至原;俞超;戴尅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个性化 减荷式 膝关节 矫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康复器械,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个性化减荷式膝关节矫形支具。
背景技术
膝骨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的关节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无力,不同程度活动受限。在治疗中,研究非药物治疗的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在膝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长期的、大量的关节负载以及下肢力线畸形都是导致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外因。而膝关节矫形支具通过矫正下肢畸形力线,减轻患病关节负荷,已经成为减轻患者疼痛,缓解病情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骨关节炎保守治疗的基本目标是:减轻痛苦,改善关节功能,延缓关节退化,减轻软骨磨损。因此,使用膝关节矫形支具保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目标和目的是,增加膝关节内(外侧)间室的空间以减少关节负荷,在不减少舒适度的情况下减轻疼痛。
目前多数膝关节矫形支具采用传统三点力原理或四点力原理进行设计,但是不管是三点力原理还是四点力原理,本质上都是通过矫正下肢力线,挤压对侧间室,增加患侧间室间隙,从而达到减小患侧负荷缓解疼痛的目的。此外,现代医学要求精准化、数字化、个性化,传统批量定制的标准化支具难以满足此要求。
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个性化定制膝关节矫形支具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应用主要在于术前规划的应用、手术辅助器械的应用、定制假体中的应用以及组织工程中的应用。3D打印技术的普及使得大规模的个性化生产成为可能,通过3D打印(3D Printing)技术及其相关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辅具、内植物等的个性化设计变得非常容易。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104873315A,公开了一种免荷型膝关节矫形器,包括大腿夹板、小腿夹板、主动转轮、从动转轮、传动销轴和推杆;大腿夹板、小腿夹板均通过绑带分别绑缚在大腿、小腿上;主动转轮上设有弧形的第一槽孔,在主动转轮的外周上设有一个耳部,第一槽孔的中心点位于耳部上;从动转轮设置在大腿夹板下端,从动转轮上设置有第二槽孔,第二槽孔由两个开口相对的弧形槽孔组成V形槽;小腿夹板上端设有条形的第三槽孔,第三槽孔沿小腿夹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推杆一端与耳部铰接,推杆另一端与套在大腿夹板上的大腿托铰接。但该技术制作过程复杂,不能根据患者的腿形作适应性匹配,影响佩戴的舒适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个性化减荷式膝关节矫形支具,通过对膝关节轴向增加拉伸力,减轻对侧间室的挤压从而达到局部减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大腿支撑件、小腿支撑件和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有两个,分别连接在大腿支撑件和小腿支撑件的两侧;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板、中间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包括髁接触板、双轴底盘和两个限位卡扣,所述双轴底盘为中空结构的双层板,所述髁接触板、双轴底盘和限位卡扣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分别连接在双轴底盘的中空结构内,所述两个限位卡扣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同轴转动。
所述髁接触板上具有两个连接螺柱,所述双轴底盘上开设对应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螺柱连接在连接通孔内。能够实现所有转动部件都绕连接螺柱转动。
所述双轴底盘的双层板的一侧具有用于限位的封闭部,另一侧为开口部,所述双层板之间为中空结构。封闭部具有限位的作用,可以限制上连接板和中间连接板的转动角度符合人体工学。
所述双轴底盘的连接通孔同圆心方向上开设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卡扣的一端连接在髁接触板的连接螺柱上,所述限位卡扣的另一端上具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孔配合使用。通过将限位凸起卡入限位孔内,实现对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定位。
所述相邻限位孔之间的夹角为10~20°。根据需要调节转动的角度,能够满足不同的动作需要。
所述上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调节筒,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套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和大腿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位于双轴底盘的中空结构内且连接在髁接触板的连接螺柱上,所述调节筒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具有含通气孔的两个导筒,所述两个导筒之间具有容纳调节筒的空间,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设有两个导柱,所述导柱套接在对应的导筒内,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具有外螺纹的导杆,所述导杆位于两个调节筒之间,所述调节筒具有内螺纹,所述调节筒套设在所述导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2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医用丁字鞋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牵引床辅助复位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