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卡托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2701.9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4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4M1/02;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胡丽莉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身份 识别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卡托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这是因为其携带便捷,使用简单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移动终端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已渐渐渗入到人们的生活。
目前,市面上不取电池盖手机(即一体式手机)越来越多,分体式SIM卡(SIM卡指的是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卡座也是越来越多。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粉末冶金制作的卡托虽强度大,但是成本太高。而一般的模内注塑卡托虽成本低,但是强度弱,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卡托发生高变形的风险,造成卡托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卡托及终端设备,使得卡托的强度较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强度较小而发生变形进而导致卡托报废的现象发生,并且卡托的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卡托,卡托用于容纳于金属壳并与金属壳形成卡座,卡托包括金属框体和钢片;金属框体固定于钢片,其中,金属框体用于限制用户身份识别卡的位置,钢片用于承载用户身份识别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金属壳和上述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卡托;卡托容纳于金属壳并与金属壳形成卡座。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卡托包括金属框体和钢片;金属框体固定于钢片,其中,金属框体用于限制用户身份识别卡的位置,钢片用于承载用户身份识别卡,使得由金属框体和钢片形成的卡托的强度较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强度较小而发生变形进而导致卡托报废的现象发生,并且卡托的成本较低。
另外,金属框体焊接或铆接于钢片,成本较低,并且焊接使得金属框体和钢片的固定方式更加紧密。
另外,金属框体设有开槽,钢片具有翻折边;翻折边延伸至开槽,通过翻折边延伸至开槽使得金属框体固定于钢片,成本较低。
另外,翻折边可以由钢片延伸形成。
另外,翻折边可以固定于钢片。
另外,卡托还包括塑胶框体;塑胶框体的外形与金属框体的外形相匹配;塑胶框体固定于金属框体,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卡托的强度。
另外,塑胶框体与金属框体一体成型,使得可以减少组装工艺,降低成本。
另外,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安装有SIM卡的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卡托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卡托。如图1所示,该卡托用于容纳于金属壳并与金属壳形成卡座。卡托包括金属框体1和钢片2;金属框体1固定于钢片2,其中,金属框体1用于限制用户身份识别卡的位置,钢片2用于承载用户身份识别卡。
具体地说,由于卡托包括金属框体1和钢片2;金属框体1固定于钢片2,其中,金属框体1用于限制用户身份识别卡的位置,钢片2用于承载用户身份识别卡。所以由金属框体1和钢片2形成的卡托的强度较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强度较小而发生变形进而导致卡托报废的现象发生,并且卡托的成本较低。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卡托可以是承载一个SIM卡3的卡托,也可以是承载两个SIM卡3的卡托。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是以卡托承载两个SIM卡3为例进行绘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2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契合垃圾桶的除味消毒公益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