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隔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2817.2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5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宣宣;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艾特米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4 | 分类号: | B32B27/34;B32B27/12;B32B27/36;B32B3/24;H01M2/16;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电池隔膜。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此外还具有能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
目前,传统的隔膜一般为聚烯烃隔膜,包括干法成膜或湿法成膜两种成膜方法。但聚烯烃隔膜熔点低,容易融化收缩,造成锂电池短路而发生起火燃烧,安全性差。传统的无纺布隔膜,孔径大小、厚度均无法精确控制,而静电纺丝制备的无纺布隔膜,成本高,且孔径大容易造成电池微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它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得锂电池隔膜具有可控的孔径,良好的机械强度、厚度,耐高温,热尺寸稳定,电解液浸润性、保液性好,成本低等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隔膜,包括芳纶1414层(1)、纳米纤维素层(2)以及超细旦涤纶层(3),所述纳米纤维素层(2)置于芳纶1414层(1)和超细旦涤纶层(3) 之间;所述纳米纤维素层(2)具有间隔分布若干的孔隙(4)。
进一步,所述芳纶1414层(1)的厚度在(3~10)μm之间。
进一步,所述芳纶1414层(1)中的芳纶的直径在(30~100)nm之间,克重在(3~5)g/ m2之间。
进一步,所述纳米纤维素层(2)的厚度在(10~15)μm之间。
进一步,所述孔隙(4)的孔径在(150~300)nm之间,孔隙率为60%。
进一步,所述纳米纤维素的直径在(5~30)nm之间,克重在(8~12)g/ m2之间。
进一步,所述超细旦涤纶层(3)的厚度在(5~10)μm之间。
进一步,所述超细旦涤纶层(3)中的旦涤纶的克重在(4~6)g/ m2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锂电池隔膜材料创新,采用耐高温且具有阻燃性材料,起双重保护,极大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通过纳米纤维素直径来控制孔径大小,达到孔径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本实用新型具有热尺寸性能稳定(200℃,30min,横纵向收缩率不到0.01%),孔径大小均一(平均孔径分布150~300nm),孔隙率高达60%,且耐高温,电解液浸润性好,保液能力好;利用超细旦化纤交联层,极大地改善了无纺布隔膜机械强度差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芳纶1414层;2-纳米纤维素层;3-超细旦涤纶 化纤层;4-孔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隔膜,包括芳纶1414层1、纳米纤维素层2以及超细旦涤纶层3,纳米纤维素层2置于芳纶1414层1和超细旦涤纶层3之间,且优选的芳纶1414层1的厚度在(3~10)μm之间,芳纶1414层1中的芳纶的直径在(30~100)nm之间,克重在(3~5)g/ m2之间,纳米纤维素层2的厚度在(10~15)μm之间,纳米纤维素层2具有间隔分布若干的孔隙4,纳米纤维素的材质是细菌纳米纤维素与阻燃材料复合而成,孔隙4的孔径在(150~300)nm之间,孔隙率为60%,纳米纤维素的直径在(5~30)nm之间,克重在(8~12)g/ m2之间,超细旦涤纶层3的厚度在(5~10)μm之间,超细旦涤纶层3中的旦涤纶的克重在(4~6)g/ m2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在设计时:由于在实际情况中,锂电池隔膜需要轻量化,总厚度需在30μm以下,所以将芳纶1414层1、纳米纤维素层2以及超细旦涤纶层3的厚度分别设为(3~10)μm、(10~15)μm、(5~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艾特米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艾特米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28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设备管道支撑杆
- 下一篇:双面金葱粉珠光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