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压取水式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2866.6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7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马艳华;宋伟;葛章志;任端阳;尹俊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章志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3 | 代理人: | 熊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压 取水 茶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壶,具体为一种按压取水式茶壶。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中,品茶、饮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在外出旅游或出差的过程中随身携带茶饮也是大部分人的爱好和选择。目前的茶壶携带、取用均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压取水式茶壶,通过如下手段实现:
一种按压取水式茶壶,包括橄榄球状的主体部分、半球状的底座部分,以及设在主体部分上方壶口的导液装置,主体部分的底部开口设有滤网,所述的滤网中心开有供导液装置的导液管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液装置采用按压式吸液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部分由上部和下部构成,这样将上部取下,增加开口大小,方便倒水。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部分与底座部分可拆卸连接。由于茶壶比较深,且开口较小,可拆卸便于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分和底座部分均有透明材质制成。
使用时,将茶叶放入主体部分的滤网上,倒入开水,将上部合上。需要饮用时,直接按压取用就行。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1)方便携带和取用;(2)茶水分离;(3)当茶水所剩不多时,都聚集在底座部分里,由于底座部分截面面积小于主体部分,便于将茶水完全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压式吸液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按压取水式茶壶,包括由上部101和下部102构成的橄榄球状的主体部1分,跟主体部分1的下部开口连通的半球状的底座2部分,以及设在主体部分上方壶口的导液装置3,所述的主体部分1与底座部分2可拆卸连接,主体部分1的底部开口设有滤网103,所述的滤网103中心开有供导液装置3的导液管穿过的通孔104(图2所示)。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导液装置采用按压式吸液机构,如图3所示,包括跟主体部分1上方壶口连接的盖体301,盖体301下方设有储液筒302,储液筒302两端分别设有导液管303和出液管304,并各设有一单向阀(进液阀305、排气阀306);出液管304末端设有跟储液筒302内径相当的活塞307,活塞307跟储液筒302内的弹簧308相连。
当用手向下压出液管304时,弹簧308被压缩使得进液阀305关闭,同时由于活塞307向下移动,而此时排气阀306被打开,储液筒302里的液体从出液管304流出管外;当用松开时,弹簧308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使得活塞307向上移动,排气阀306关闭,进液阀305打开,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液体从导液管303通过进液阀305进入到储液筒302。这样活塞307在储液筒302中上下往复运动,不断地把液体吸出壶外。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章志,未经葛章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28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