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量储液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3559.X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5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兰天;刘殿营;罗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柏赛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1/34 | 分类号: | B65D41/34;B65D5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郑永泉,邱奕才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储液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量储液管。
背景技术
实验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在实验室中,常常需要用到大量用于保存实验样本的微量储存容器,为了保证样本不受污染,通常会对装有试验样本的微量储存容器进行密封保存,但是某些贮存要求相对严格的实验样本要求贮存过程中不能开封,普通的微量储存容器无法保证在进行下一步操作时该实验样本确实未曾被开启,更难以避免人为对实验的破坏,而实验作为一种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一个试验条件的变化往往会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开启辨识、便于单手操作的微量储液管。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微量储液管,包括管体和盖子,所述盖子开口边缘设有显启环,所述显启环与盖子开口边缘通过易断部连接,所述管体开口部设有两个管肩,两个管肩之间形成管颈,所述盖子与管体扣合时显启环套设于管颈上。
本实用新型的微量储液管在盖子的开口边缘设置了显启环并通过易断部连接显启环和盖子,盖子与管体扣合时显启环卡在管体开口部的两个管肩之间,当盖子第一次开启时,显启环将会崩断,显示样本封存后已被开启过,如果显启环与盖子完好连接在一起,则说明该样本未曾开启,确保样本未受污染。
实验室中通常会有大量标准的微量储液管,也就是说,有很多一模一样的管体和盖子,因此很容易产生混淆,发生盖子与管体搭配错误的情况,尤其是当盖子或管体被使用过时容易污染样本,为避免发生类似的情况,所述显启环与盖子之间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连接盖子和显启环,盖子被开启后依然通过连接带及显启环跟随相应的管体,有效避免盖错盖子的情况,而且使用完毕时也不需要花时间去拿取相应的盖子,一只手就可以同时完成持握管体和盖盖子的动作,有利于单手操作,节约时间。
为了使第一次开启盖子时显启环易于从盖子上脱离开,所述盖子的内壁和管体开口部的外壁设有螺纹,盖子与管体通过螺纹旋合,每段所述螺纹在盖子端面或管体横截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1/5~1/3圆弧。盖子与管体扣合后,显启环将套设于管颈上,管颈限制了显启环在轴向上的运动又保证了显启环围绕轴作旋转运动的自由,第一次开启时,盖子在外力及螺纹的导向作用下与显启环拉开距离,使得连接显启环和盖子的易断部更容易断裂,便于单手完成打开盖子的动作,每段所述螺纹在盖子端面或管体横截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1/5~1/3圆弧,旋开盖子时只需要旋转72°~120°即可,便于单手操作。
实验室中微量储液管数量众多,为了方便区分,所述盖子外侧顶部设有卡槽和插接于卡槽中的插片,通过插片的颜色、形状等不同对不同的样本加以区分。进一步地,所述插片为透明构件,插入插片前可以在卡槽中置入标签;更进一步地,所述插片为凸透镜构件,除了可以显示标签中的内容还可以对标签内容进行放大,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标签的清晰呈现;除此之外,所述插片具有不同的颜色,实验人员可以根据插片的颜色加以辨别。
为避免微量储液管意外倾倒而导致样本从中渗出或其中的挥发性物质挥发,所述盖子内侧顶部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若干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密封环同心,环形凹槽的设计使得密封环上表面与盖子、下表面与管体之间形成多个环形线接触,管内物质的溢出需要突破多重障碍,密封效果更佳,而且线接触相比面接触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对密封环的材质及硬度要求较低。
有时候样本封存一段时间后或封存之前需要进行离心操作,这时就需要对样本进行转移,即从储液管转移到离心管或从离心管转移到储液管,为简化操作和减少实验仪器的使用,所述管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直管段和锥管段,所述管体的开口部设于直管段,本实用新型微量储液管可以同时作为离心管和存储样本的容器,减少实验仪器的使用。
对于下部为尖端朝下的锥体的微量储液管,尖端不利于微量储液管的站立,常常需要使用试管架辅助放置。所述锥管段外部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高度大于锥管段的高度,保证在没有试管架或其他辅助措施的情况下微量储液管可以实现自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柏赛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柏赛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35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41-00 帽,例如顶盖、隆起密封件,即具有与颈部或确定倾注口的壁或出料口的外圆周接合部分的元件;用于封口件的保护性帽状盖,例如金属箔或纸的装饰性盖
B65D41-01 . 特别适用于容纳多种号码的
B65D41-02 . 没有刻痕线、撕裂条带、签条或类似的开启或拆开装置的帽或帽状盖
B65D41-32 . 带有刻痕线、撕裂条带、签条或类似的开启或拆开装置,例如便于形成倾注口的帽或帽状盖
B65D41-62 . 用于封口件的辅助保护性帽状外盖
B65D41-34 ..有螺纹的或类似的帽或帽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