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千斤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3636.1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7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国;刘木星;李奕成;胡建国;吴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丰土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26 | 分类号: | B66F3/26;B66F3/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特别涉及一种液压千斤顶。
背景技术
液压千斤顶是一种随车必不可少的维修工具,用于将车子顶起来方便维修。
授权公告号为CN20565311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千斤顶。但是该实用新型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当车子的底盘比较低的时候该液压千斤顶无法放置在底盘下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高度更低的液压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液压千斤顶,包括储油箱、油缸、输油装置和回油装置,所述油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空心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内穿设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下端设有与缸体内壁贴合的第一密封块,所述缸体上端设有与第一密封块抵接使第一活塞杆无法从缸体中脱出的第一挡片,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下端设有与第一活塞杆内壁贴合密封的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一活塞杆上端设有与第二密封块抵接使第二活塞杆无法从第一活塞杆中脱出的第二挡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储油箱中的液压油输送到缸体中时,将第一活塞杆向上顶直到第一活塞杆下端的第一密封块和缸体上端的第一挡片抵接时,第一活塞杆停止运动。第二活塞杆开始向上运动直到第二密封块和第二挡片抵接,第二活塞杆停止运动,由于分成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两端分段抬升,因此在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全部收进缸体内的时候液压千斤顶的整体高度就会比较低,可以用于底盘更低的车子。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油装置包括输油架,所述输油架上铰接有杠杆,所述杠杆设有一端与杠杆中部铰接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与连杆铰接的输油活塞,所述输油架上设有与输油活塞侧壁抵接的输油槽,所述输油槽的底部设有与储油箱连通的吸油管以及与缸体下端连接的输油管,所述吸油管上设有使液压油只能够从储油箱向输油槽方向流动的吸油单向阀,所述输油管上设有使液压油只能从输油槽向缸体方向流动的输油单向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下摆动杠杆使得连杆带动输油活塞在输油槽内上下运动。由于输油管上安装有输油单向阀,因此在输油活塞向上运动吸油的时候只能够通过吸油管吸储油箱中的液压油。在输油活塞向下运动的时候,由于吸油管上安装有吸油单向阀,因此液压油只能够通过输油管向缸体中输送。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杠杆上套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加长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长杆接上杠杆之后可以增加力臂,使得用同样的力能够输出更大的力矩,摆动杠杆的时候更省力。而不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拆下来节省操作空间。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油装置包括两端分别连通缸体和储油箱的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上设有控制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需要下降把汽车放下来的时候,打开控制阀,缸体中的液压油通过回油管重新回到储油箱中,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也就下降了。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下端设有与缸体底面连接的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上端设有直径大于第一活塞杆内径的施力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复位弹簧来带动第二活塞杆向下运动,直到施力块与第一活塞杆抵接的时候继续带动第一活塞杆一起向下运动复位。这样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回收速度更快。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箱和油缸之间设有固定架,所述输油架与储油箱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固定架来使得储油箱和油缸连成一体,而输油架也与储油箱固定连接,在安装液压千斤顶的时候更加方便。同时也可以起到保护输油管、吸油管和回油管不被扯断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下端外壁上设有限位标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活塞杆下端外壁上的限位标志露出来的时候意味着已经到达最高高度,不能再继续输油,避免缸体内的油压过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来使得液压千斤顶的整体高度可以收缩得更低;
2、通过可拆卸连接的加长杆来使得摆动杠杆的时候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丰土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丰土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36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