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电机防进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4333.1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8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章义;汪勇;刘靖;张小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H02K5/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电机 进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空调电机防进水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按工作电源种类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电机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部件。
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核心部件,电机的性能决定这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新能源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恶劣条件,这就需要电机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其使用性能。防水性能是电机的一项重要指标。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机需要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在使用时,其防水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满足电机的防水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电机防进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电机防进水结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紧端盖和松端盖;所述紧端盖的外圈表面加工有第一切边;所述松端盖的外圈表面加工有第二切边;所述第一切边和第二切边之间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紧端盖和松端盖的连接处内壁上加工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内衬环;所述内衬环上加工有与之一体成型二号凸缘;所述第一切边、第二切边和二号凸缘之间紧固设置有橡胶密封圈;所述紧端盖的左侧加工设置有与之一体成型的轴伸端轴承室;所述松端盖的右侧加工设置有与之一体成型的非轴伸端轴承室;所述轴伸端轴承室的内壁上通过过盈或者过渡配合方式与滚动轴承的外圈表面固定连接;转轴的外圈表面通过过渡配合方式与滚动轴承的内圈表面相连;所述轴伸端轴承室的上还加工与之一体成型的一号凸缘;所述转轴的外圈表面上还套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上设置有环形空腔;所述一号凸缘置于环形空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环为截面呈U型的环状结构,且密封环的内侧板较密封环的外侧板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紧端盖与第一切边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松端盖与第二切边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环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上还加工有卡环槽,卡环槽的内部安装有卡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橡胶密封圈和内衬环的相互配合提高了紧端盖和松端盖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性,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密封环的设置,使得转轴在高速转动时,密封环表面的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避免了水分通过转轴与轴伸端轴承室之间的间隙进入轴伸端轴承室内,使得整个电机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综上,整个装置结构合理,装配简便,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水效果,提高了电机的防水等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轴伸端轴承室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紧端盖,21-第一切边,3-松端盖,31-第二切边,4-转轴,5-轴伸端轴承室,51-滚动轴承,52-卡环槽,53-卡环,54-一号凸缘,55-密封环,56-环形空腔, 6-非轴伸端轴承室,7-自攻螺钉,8-橡胶密封圈,9-内衬环,91-二号凸缘,10-凹槽,11- 定子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43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