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爆炸减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5064.0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3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泽新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禾***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爆炸 减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领域,尤其涉及爆炸减压设备。
背景技术
依据GJB150.2A中7.3.4,爆炸减压试验程序要求的气压转换时间极短(压力从75.2kPa降到18.8kPa时小于0.1s),无法用常规抽真空的方法设计制造快速减压设备。
气球爆炸法:可以直接模拟爆炸减压的方法,将试验样品放入到能够承受一定压力的气球中,然后将气球放入到低气压箱,再将气球击破,使气球所承受的环境发生突变,可模拟爆炸减压环境。但考虑到此方法存在以下难点:
1.气球内的的气压可以通过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计算出来,但是产品放入到气球之中难以操作,气球内的气压难以监测。
2.低气压试验箱抽到一定的气压,如何把气球放入到密闭的试验箱中,然后在通过操作系统把气球刺破,整个过程需要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操作系统才能实现。
鉴于此方案的技术难度较大,投入成本过高,只做为后续研究的参考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爆炸减压设备,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爆炸减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样品室,样品室内部能放置样品,样品室通过管道连接减压容器,所述样品室通过一根以上的管道连接减压容器,所述一根以上的管道分别位于样品室的各个面上,所述一根以上的管道上分别包含阀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减压容器还连接减压设备,所述减压设备为风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样品室上包含开启门,所述开启门上包含把手,开启门和样品室的接触面上包含橡胶垫进行气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阀门为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一根以上的管道为软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样品室和减压容器上各自包含气压表。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样品的结构和形式不一致,采用本结构,能够对不同的样品采用不同方位的抽气,使得抽气效果好;比如,对于有的装置,从不同方位抽吸,会造成不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把手;2.左侧管道;3.上方管道;4.开启门;5.阀门;6.样品室;7.下方管道;8.右侧管道;9.减压容器;1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爆炸减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样品室,样品室内部能放置样品,样品室通过管道连接减压容器,所述样品室通过一根以上的管道连接减压容器,所述一根以上的管道分别位于样品室的各个面上,所述一根以上的管道上分别包含阀门。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首先使中间的阀门处于连通状态,用真空泵将两箱的气压抽到初始压力(如75.2kPa),然后关闭阀门,将减压容器的气压继续抽到低于爆炸减压的最终压力(如低于18.8kPa)的某一数值,然后突然打开阀门,使样品室内的压力在0.1s内与减压容器的气压达到平衡,即可实现样品室内气压的爆炸减压。减压时间由阀门的动作时间以及开启量进行控制。
这样,箱体的体积确定以后,就可以根据需要试验的初始及最终压力数值计算出样品室在平衡前需要降到的压力值P1。例如,Vl、V2箱分别为2.4m3、O.04m3,爆炸减压从75.2kPa(P2)降到18.8kPa(P),P1则值计算结果为17.578kPa。
另外,本专利的独特之处还在于,由于样品的结构和形式不一致,采用本结构,能够对不同的样品采用不同方位的抽气,使得抽气效果好;比如,对于有的装置,从不同方位抽吸,会造成不同的效果。
所述减压容器还连接减压设备,所述减压设备为风机。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减压设备可以是风机。
所述样品室上包含开启门,所述开启门上包含把手,开启门和样品室的接触面上包含橡胶垫进行气密。样品开启门打开后能够放入样品。
所述阀门为电磁阀。电磁阀能实现自动控制,气密后采用电磁阀能够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泽新,未经李泽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5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充气休闲气垫躺椅
- 下一篇:便携式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