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W级永磁直驱发电机主轴承装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5127.2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3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成;袁春龙;李相兵;黄世文;王庆宝;张卓凡;杨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6 | 分类号: | B25B27/06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6 | 代理人: | 孙际德,茅泉美 |
地址: | 224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w 永磁 发电 机主 轴承 装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辅助装配工装,更具体的地说,是涉及一种MW级永磁直驱发电机主轴承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MW级永磁直驱发电机上装配主轴承时,先将轴承外圈安装至定轴上,然后用加热后的动轴进行热套,套装到位后安装预压块对轴承外圈进行预压,待动轴完全冷却后再用天车配合千斤顶安装转轴止圈。
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安装过程比较繁琐,安装过程空间狭窄,操作困难,且由于预压方式为螺栓紧固的分瓣式预压,预压力偏小,故存在轴承压装不到位的现象,发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轴承窜动的隐患。因此,有必要设计更为合理的主轴承装配工装,以保证轴承装配的质量,并提高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MW级永磁直驱发电机主轴承装配工装,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MW级永磁直驱发电机主轴承装配工装,其包括底座,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并平行于所述底座的转轴止圈支撑板及轴承定位板,其中:所述转轴止圈支撑板的尺寸小于所述底座的尺寸,所述轴承定位板的尺寸小于所述转轴止圈支撑板的尺寸;所述转轴止圈支撑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筒,所述轴承定位板与所述转轴止圈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筒;所述底座的边缘连接有多组沿周向均匀排布并垂直于所述底座的导向杆,所述若干组导向杆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高出所述轴承定位板的上表面。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穿设有若干组螺孔,经所述螺孔能够将所述底座固定至地面。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筒的上端与所述转轴止圈支撑板的下表面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筒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筒的上端与所述轴承定位板的下表面焊接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筒的下端与所述转轴止圈支撑板的上表面焊接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所述转轴止圈支撑板及所述轴承定位板均为圆形,所述底座、所述转轴止圈支撑板及所述轴承定位板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该轴线垂直于所述底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主轴承装配工装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使用转轴止圈代替预压块进行轴承整圈预压,可使轴承完全压装到位,从而保证轴承装配的质量。(2)、主轴承装配工装固定在地面后,装配过程中,转轴止圈支撑板、轴承定位板及导向杆能够实现对转轴止圈、轴承外圈及动轴进行的有效定位,从而保证转轴止圈和轴承外圈能够与动轴顺利对接,极大地提升了装配精度及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MW级永磁直驱发电机主轴承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MW级永磁直驱发电机主轴承装配工装与发电机主轴承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MW级永磁直驱发电机主轴承装配工装100包括底座101,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101上方并平行于所述底座的转轴止圈支撑板103及轴承定位板105。
所述转轴止圈支撑板103与所述底座101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筒102,所述第一支撑筒102的上端与所述转轴止圈支撑板103的下表面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筒102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01的上表面焊接连接。
所述轴承定位板105与所述转轴止圈支撑板103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筒104,所述第二支撑筒104的上端与所述轴承定位板105的下表面焊接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筒104的下端与所述转轴止圈支撑板103的上表面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1、所述转轴止圈支撑板103及所述轴承定位板105均为圆形,三者的中心(圆心)位于同一安装轴线上,该安装轴线垂直于所述底座101。其中:所述转轴止圈支撑板103的尺寸小于所述底座101的尺寸,所述轴承定位板105的尺寸小于所述转轴止圈支撑板103的尺寸。
所述底座101的边缘设有多根沿周向均匀排布并垂直于所述底座101的导向杆106,各导向杆106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高出所述轴承定位板105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5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