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竹‑混凝土‑钢筋混合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5205.9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5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章颖辉;张王杰;许倩;高金贺;昌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6115 | 代理人: | 郭显文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凝土 钢筋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的竹锚锚杆结构,尤其是一种新型竹-混凝土-钢筋混合锚杆。
背景技术
现今应用最多锚杆支护杆体由钢筋、钢管或钢绞线制成的锚杆。由于钢制锚杆在地层中极易受到腐蚀,而钢制锚杆在腐蚀后其延伸率的损失要远大于极限承载力的损失,这就使得锚杆在发生破坏之前难以测得明显的变形,极易发生突发性的事故。且钢材强度及韧性有限,材料利用率低,支护成本高,施工效率低,影响施工进度。且大部分基坑支护属于临时性防护,设计时安全储备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锚杆支护杆体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竹-混凝土-钢筋混合锚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竹-混凝土-钢筋混合锚杆,包括空心的锚杆主体,锚杆主体的内壁上周向排布多根钢筋,锚杆主体内填充水泥浆,钢筋的外侧包覆油脂护套,锚杆主体的外侧涂设锚固剂。
上述的一种新型竹-混凝土-钢筋混合锚杆,所述锚杆主体为毛竹,毛竹的直径大于40mm。
上述的一种新型竹-混凝土-钢筋混合锚杆,所述锚杆主体植入在被加固土体内,被加固土体的表面铺设竹筋网并喷射一定厚度的混凝土。
上述的一种新型竹-混凝土-钢筋混合锚杆,多根钢筋在锚杆主体的内壁上均匀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混合锚杆与土体共同作用,弥补土体自身强度的不足,并通过增强边坡土体自身稳定性,形成主动约束机制的复合土体,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土体的整体刚度,又弥补了土体抗拉、抗剪强度低的弱点。通过相互作用,土体自身结构强度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改变了边坡变形和破坏性状,显著提高了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竹-混凝土-钢筋混合锚杆,包括空心的锚杆主体1,锚杆主体1的内壁上周向排布多根钢筋2,多根钢筋2在锚杆主体1的内壁上均匀排布,锚杆主体1内填充水泥浆3,钢筋2的外侧包覆油脂护套4,锚杆主体1的外侧涂设锚固剂。
其中,锚杆主体1为毛竹,毛竹的直径大于40mm,锚杆主体1植入在被加固土体内,被加固土体的表面铺设竹筋网5并喷射一定厚度的混凝土。
抗拔力主要由锚杆主体1与被加固土体的摩擦力组成。在被加固土体表面铺设竹筋网5并喷射一定厚度的混凝土,调节各锚杆主体1及被加固土体应力分布,使其与被加固土体共同作用,弥补被加固土体自身强度的不足,并通过增强边坡土体自身稳定性,形成主动约束机制的复合土体,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土体的整体刚度,又弥补了土体抗拉、抗剪强度低的弱点。通过相互作用,被加固土体自身结构强度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改变了边坡变形和破坏性状,显著提高了整体稳定性。锚杆主体1里面环向安插4根φ10的钢筋,提高锚杆主体1的抗拉强度。且在钢筋2外部布置一层油脂护套4,防止钢筋2腐蚀。锚杆主体1中还注射有水泥浆,锚杆主体外部布置一层锚固剂,用以提高围岩与锚杆主体1的粘结强度,使锚杆能够尽早预紧,快速承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52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