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心版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5482.X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3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雷晓栋;相鹏周;李晶;郭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上运激光制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3/10 | 分类号: | B41F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5234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版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心版辊。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心版辊一般包括版筒和设置在版筒两端的堵头,传统的版筒与堵头的加工模式是在版筒的内径用车床掏出一个平台,然后把堵头热处理后将其装进版筒里面,俗称“热抱”。这种加工模式效率比较低下,且费用巨大,因为版筒必须使用6mm以上的无缝钢管才可加工。如果使用4mm的钢管,把堵头装进去,在外圆的车床加工时就会因管壁薄而造成车漏,产生废品,一旦车漏就必须从头开始重新加工。所以在成本、周期方面造成巨大的浪费。且有的加工厂商为了便于将堵头装配到版筒的两端端口内,在版筒端口的内侧设置斜面,这样的设计虽然提高了装配效率,但是,版辊在工作的过程中堵头会受到来自两侧的挤压力,挤压力会向版辊中部挤压堵头,而斜面则会将挤压力分解为沿版辊轴线的压力以及沿版辊径向的压力,因此斜面会向外挤压版筒,长时间使用后版筒的端部容易向外膨胀而发生明显的变形,变形到一定程度则会增加印刷产品的不良率,直至版辊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版辊,该空心版辊通过在两个堵头之间设置支撑套管,有效地缓解了沿辊筒轴线方向的挤压力,同时辊筒端面和堵头通过截面呈梯形设置的环形凸台和截面呈倒梯形设置的环形凹槽配合连接,能够将沿辊筒径向方向的挤压分解力对于辊筒端部的影响降到最低,辊筒长时间使用,端部也不会发生膨胀变形的现象,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空心版辊,包括辊筒、设置于辊筒内的中心转轴、辊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堵头,所述堵头的中部开设有通孔,两个堵头之间夹设有支撑套管,支撑套管的两端面分别与两个的内壁面抵接,所述中心转轴设置于支撑套管内部且两端分别伸出通孔之外,所述通孔为圆台状通孔,通孔与中心转轴之间夹设有紧固套体,紧固套体为缺顶圆锥体,所述辊筒、中心转轴、堵头、通孔、支撑套管和紧固套体的中心轴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堵头的内壁面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剖面呈倒梯形,辊筒的两端面分别开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截面呈梯形,环形凸台插设于环形凹槽内。
其中,所述支撑套管管壁的平均直径等于所述紧固套体壁面的平均直径。
所述环形凸台的截面形成的梯形为等腰梯形,且梯形的最小内角大小为30-40°。
其中,所述紧固套体的锥度为1:1。
其中,所述堵头的外表面涂设有耐磨陶瓷层,耐磨陶瓷层的厚度为1.5-2mm。
其中,所述辊筒为不锈钢筒体,辊筒的外表面由内而外依次涂设有镍铬合金层、铜层和氧化铬层,所述镍铬合金层的厚度为0.1-0.3mm,铜层的厚度为0.1-0.15mm,氧化铬层的厚度为0.1-0.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堵头之间设置支撑套管,有效地缓解了沿辊筒轴线方向的挤压力,同时辊筒端面和堵头通过截面呈梯形设置的环形凸台和截面呈倒梯形设置的环形凹槽配合连接,能够将沿辊筒径向方向的挤压分解力对于辊筒端部的影响降到最低,辊筒长时间使用,端部也不会发生膨胀变形的现象,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1—辊筒、2—中心转轴、3—堵头、4—支撑套管、5—紧固套体、6—环形凹槽、7—环形凸台、8—耐磨陶瓷层、9—镍铬合金层、10—铜层、11—氧化铬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见图1-图2,一种空心版辊,包括辊筒1、设置于辊筒1内的中心转轴2、辊筒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堵头3,所述堵头3的中部开设有通孔,两个堵头3之间夹设有支撑套管4,支撑套管4的两端面分别与两个的内壁面抵接,所述中心转轴2设置于支撑套管4内部且两端分别伸出通孔之外,所述通孔为圆台状通孔,通孔与中心转轴2之间夹设有紧固套体5,紧固套体5为缺顶圆锥体,所述辊筒1、中心转轴2、堵头3、通孔、支撑套管4和紧固套体5的中心轴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堵头3的内壁面开设有环形凹槽6,环形凹槽6的剖面呈倒梯形,辊筒1的两端面分别开设有环形凸台7,环形凸台7的截面呈梯形,环形凸台7插设于环形凹槽6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上运激光制版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上运激光制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54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