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6197.X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3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方晨光;陈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金宏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44 | 分类号: | H01H9/44;H01H21/12;H01H21/18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7 | 代理人: | 陈晖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开关,属于低压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在分闸时,动、静触头间应具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并且开关具有明显的断开标志;在合闸位置时,触头应能承载正常回路条件下电流及在规定时间内异常条件下的电流。
目前作为隔离开关使用的旋转开关,具有多个层,每个层都有壳体,壳体内放置用于接通和分断的动、静触头,多个层的动触头绕同一旋转轴线转动,每个层的动触头与各自对应的静触头分离、闭合,同时可实现多个电路的切换。
但是这种开关对于触头转换时,会产生电弧,电弧的大小会随着切换功率的增大而增加,因此需要提高灭弧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离开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离开关,包括顶壳、至少两个与顶壳依次连接的壳体及由壳体承载的触头组件,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组件合与动触头组件配合的两个静触头,所述壳体包括动触头容腔以及与所述动触头容腔连通的沿径向设置的静触头容腔,所述动触头组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动触头容腔内,在动触头组件上设置有灭弧装置,所述,动触头组件通过联动轴与操作机构联动配合,所述静触头置于所述静触头容腔内,任意一个壳体内的静触头相对设置,任意两个相邻的壳体内的静触头交错设置,在所述静触头上侧设置磁铁。
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盘状动触头支架、设置在所述动触头支架上的动触头,所述灭弧装置设置在所述动触头支架上,所述灭弧装置以动触头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圆弧状延伸。
所述动触头支架上中心设有方形槽,所述灭弧装置上设有与方形槽相适配的方台。
所述动触头支架为两个,两者扣接在一起构成动触头组件,且对称设置的动触头之间设有与静触头相切的凹槽。
任意一个动触头为圆弧面设置。
所述壳体与壳体或顶壳之间卡接配合。
所述顶壳内设有支撑座,所述联动轴穿过该支撑座与动触头组件联动配合,在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扭簧。
所述支撑座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底座以及与底座构成周向旋转配合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外壁向下延伸形成定位块,所述旋转盘内壁向下延伸形成推壁,所述推壁周向旋转压缩所述扭簧,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推壁相适配的弧形滑槽,所述底座上端设有与定位块构成滑移配合的两个滑块,且两个滑块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定位块可在所述滑块上周向滑移,且与所述空隙构成档位配合。
所述静触头包括与所述动触头相切配合的接触片以及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接触片倾斜设置。
所述壳体内沿动触头容置腔周向设有消游离腔,所述消游离腔设置在对称设置的静触头容腔之间,且与所述动触头容置腔连通,在所述消游离腔与静触头容腔之间设有腔壁,在所述腔壁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设置在对应动触头打开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置在静触头上方的磁铁,能有效的提高灭弧效果,保证隔离开关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两组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的分布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的配合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灭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支架和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金宏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金宏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61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