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轨式电动输送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6519.0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7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梁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云英 |
主分类号: | B60K17/356 | 分类号: | B60K17/356;B60B17/00;B60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轨式 电动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输送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轨式电动输送车。
背景技术
在工厂内输送货物时,大型的运输工具占用空间过大及输送不便捷等问题的存在。
为此设计一种多种用途的运输工具来解决现有的运输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轨式电动输送车,旨在解决现有电动输送车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道轨式电动输送车,包括有扶手、踏板、载货平台、挡板插孔、道轨连接部、吊装孔、后驱动箱、后驱动轴、道轨轮、主驱动轴、驱动动力箱、前驱动轴、前驱动箱,后差速器、电动控制板、蓄电池、前差速器、驱动电机和驱动变速箱,所述载货平台的上方平面上设置有挡板插孔,且在载货平台的上方后端通过挡板插孔连接有扶手,所述载货平台的下方后端的底部连接有踏板,且在载货平台左右两侧的外壁上设置有道轨连接部与吊装孔,所述道轨连接部左右设置有四处,且道轨连接部通过内六角坚固螺丝连接有道轨轮,所述道轨轮的中心处连接有前驱动轴与后驱动轴,且前驱动轴与后驱动轴上设置有前驱动箱与后驱动箱,所述前驱动箱与后驱动箱内设置有前差速器与后差速器,且前差速器与后差速器通过主驱动轴与驱动动力箱,所述驱动动力箱内设置有驱动电机与驱动变速箱及蓄电池与电动控制板。
优选的,所述道轨轮为凹形环形状设置,且道轨轮通过凹形环形状设置与道轨及橡胶轮胎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动力箱的变速箱内设置有中央差速器,且前驱动箱与驱动动力箱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后驱动箱、后驱动轴、主驱动轴、驱动动力箱、前驱动轴、前驱动箱和道轨轮共同组成四驱动动力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电动输送车,通过电动运行来运载货物,不仅环保且节省成本,并具有通过道轨轮和橡胶块在道轨和平地两种不同运行模式,且通过四驱车设计原理使转动和运行时更加灵活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动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扶手;2、踏板;3、载货平台;4、挡板插孔;5、道轨连接部;6、吊装孔;7、后驱动箱;8、后驱动轴;9、道轨轮;10、主驱动轴; 11、驱动动力箱;12、前驱动轴;13、前驱动箱;14、后差速器;15、电动控制板;16、蓄电池;17、前差速器;18、驱动电机;19、驱动变速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道轨式电动输送车,包括有扶手1、踏板2、载货平台3、挡板插孔 4、道轨连接部5、吊装孔6、后驱动箱7、后驱动轴8、道轨轮9、主驱动轴 10、驱动动力箱11、前驱动轴12、前驱动箱13,后差速器14、电动控制板 15、蓄电池16、前差速器17、驱动电机18和驱动变速箱19,载货平台3的上方平面上设置有挡板插孔4,且在载货平台3的上方后端通过挡板插孔4连接有扶手1,载货平台3的下方后端的底部连接有踏板2,且在载货平台3左右两侧的外壁上设置有道轨连接部5与吊装孔6,道轨连接部5左右设置有四处,且道轨连接部5通过内六角坚固螺丝连接有道轨轮9,道轨轮9的中心处连接有前驱动轴12与后驱动轴8,且前驱动轴12与后驱动轴8上设置有前驱动箱13与后驱动箱7,前驱动箱13与后驱动箱7内设置有前差速器17与后差速器14,且前差速器17与后差速器14通过主驱动轴10与驱动动力箱11,驱动动力箱11内设置有驱动电机18与驱动变速箱19及蓄电池16与电动控制板15。
进一步的,道轨轮9为凹形环形状设置,且道轨轮9凹形环形状内底部设置有安装孔。在道轨上运行时,可通过道轨轮9直接运行在道轨之上,当平地运输时,可在道轨轮9凹形环形状内底部设置的安装孔上加装半圆形橡胶块来运行。
进一步的,驱动动力箱11的变速箱19内设置有中央差速器,且前驱动箱13与驱动动力箱11相连接。驱动动力箱11与驱动箱13为一体式设计。
进一步的,后驱动箱7、后驱动轴8、主驱动轴10、驱动动力箱11、前驱动轴12、前驱动箱13和道轨轮9共同组成四驱动动力运输装置。如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云英,未经梁云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6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卡传动轴中间支撑防水结构
- 下一篇:玻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