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容量注射液防渗漏软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7506.5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1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林裕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刘娟娟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注射液 渗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容量注射液防渗漏软袋。
背景技术
中国是大容量软袋输液使用的大国,在很多的医疗方案中,都要使用软袋输液,在医疗过程中,大容量软袋输液能起到补充体液、调节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但是,大容量软袋输液是直接进入人体静脉血液的,所以质量要求特别高。但是现有很多软袋容积较小,使用不方便,安全,是大容量软袋输液生产及使用尤其需要重视的。大容量软袋输液从软袋包装材料的生产、包装过程、到药液的生产、灌装、库存、再到医疗场所的使用,都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力争不对病人产生危,但是由于技术和生产管理原因,目前我国生产的大容量软袋输液,并不能做到产品100%的出厂合格,即使用某些在出厂时合格的大容量软袋输液产品,也极有可能潜在着安全问题,因出厂后的搬动、环境变化等原因而出现。对于大容量软袋输液的安全问题,其中一项为袋内药液被污染的问题,由于人们对于软袋的端盖的密封的重要性不太重视,密封效果不明显,也这无疑是为周围环境中的细菌打开了一扇门,让细菌可以进到药液里。鉴于上述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大容量注射液防渗漏软袋,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容量注射液防渗漏软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软袋容积较小,使用不方便,,密封效果不明显,使得袋内的药液容易被污染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容量注射液防渗漏软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顶部设置有挂件,所述袋体的内腔设置有内囊,所述内囊的左右侧壁均设置有折边,所述袋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的底部设置有端盖,所述内囊的内腔设置有囊边,所述内囊和囊边之间设置有真空层,所述端盖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焊接在连接腔的内腔,所述端盖的内腔设置有防渗膜,所述防渗膜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底部设置有贴膜,所述贴膜的底部设置有扣环。
优选的,所述连接腔的内腔左右侧壁均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连接腔通过定位槽与连接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端盖为直筒形形状。
优选的,所述挂件的内腔设置有椭圆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大容量注射液防渗漏软袋,通过在内囊外壁设置囊边以及在内囊两侧设置这边,充分扩大了内囊的容积,大容量软袋输液是直接进入人体静脉血液的,所以质量要求特别高,袋体底部端盖通过防渗膜和密封盖保证了袋体的密封性,使得袋体内的药液不易渗漏和袋体内的药液不宜被污染,保证了人身安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药液被污染的风险,确保了临床使用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袋体、2挂件、3内囊、4折边、5连接腔、6端盖、7囊边、8真空层、9连接座、10防渗膜、11密封塞、12贴膜、13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容量注射液防渗漏软袋,包括袋体1,袋体1的顶部设置有挂件2,袋体1的内腔设置有内囊3,内囊3的左右侧壁均设置有折边4,袋体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腔5,连接腔5的底部设置有端盖6,内囊3的内腔设置有囊边7,内囊3和囊边7之间设置有真空层8,端盖6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9,连接座9焊接在连接腔5的内腔,端盖6的内腔设置有防渗膜10,防渗膜10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塞11,密封塞11的底部设置有贴膜12,贴膜12的底部设置有扣环13。
其中,连接腔5的内腔左右侧壁均设置有定位槽,连接腔5通过定位槽与连接座9连接,连接座9通过定位槽与连接腔5焊接,固定连接座9和连接腔5,端盖6为直筒形形状,便于端盖6和连接腔5之间的连接,挂件2的内腔设置有椭圆通孔,便于挂件2与外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75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腰间盘突出治疗针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结构的肠胃营养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