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气囊便通气型气管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7555.9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6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冯英;赵婷;李永生;陈金荣;何丽;贲艳丽;崔矫;韩治国;柯华;颜萍;张秀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3/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洁 |
地址: | 8334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通气 气管 插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气管插管技术领域,是一种双气囊便通气型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在治疗中,最常用的人工气道建立的方式是经口腔插入气管插管,因患者个体差异(如肥胖、高龄、慢性肺病等),在检查时极易产生舌后坠呼吸不畅,导致患者缺氧,在气管插管的末端有气囊,气囊在充气状态下能够将气管与气管插管之间的腔隙封闭,在保证患者有效通气的情况下,将流入气管插管内的口咽部分泌物阻塞滞留于气囊上方,避免口咽分泌物流入气道深部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但较长时间使用会导致与气囊接触处的气管粘膜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气囊便通气型气管插管,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气管导管插入时容易产生缺氧的问题以及较长时间使用会导致与气囊接触处的气管粘膜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气囊便通气型气管插管,包括支撑块和气管插管,在支撑块中设有轴向通道,在支撑块的上端外侧设有挡唇板,在支撑块的底部一体设有开口朝外的弧形压舌挡片,在弧形压舌挡片和支撑块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向进氧通道,在弧形压舌挡片和支撑块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向出氧通道,气管插管的下部穿过轴向通道并位于支撑块下方,在气管插管的下部外侧自上而下间隔设有上气囊和下气囊,在气管插管的外壁上设有与上气囊相通的上气囊进气管,在支撑块上设有上气囊进气管通道,上气囊进气管的上端穿过上气囊进气管通道并位于支撑块的上方,在气管插管的内壁上设有与下气囊相通的下气囊进气管,下气囊进气管的上端穿过轴向通道并位于支撑块的上方,在气管插管的内壁上设有冲洗管,冲洗管的出水口与上气囊和下气囊之间的气管插管外侧相通,冲洗管的上端穿过轴向通道并位于支撑块的上方。
上述支撑块的外侧呈波浪状。
上述轴向通道的上端设有环槽,气管插管上设有能位于环槽内的限位凸块。
上述挡唇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松紧带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弧形压舌挡片、轴向进氧通道和轴向出氧通道,将氧流送达声门处并形成有效气体交换,使患者呼吸畅通;而且当患者有痰时,还可在轴向进氧通道或轴向出氧通道内放入吸痰管将痰吸出,通过上气囊与下气囊的双气囊实现交替充气,来缓解单个气囊对气管粘膜的压迫,从而避免气道粘膜损伤;通过冲洗管将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吸出清除,避免口咽分泌物流入气道深部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降低气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支撑块,2为气管插管,3为轴向通道,4为挡唇板,5为弧形压舌挡片,6为轴向进氧通道,7为上气囊,8为下气囊,9为上气囊进气管,10为上气囊进气管通道,11为下气囊进气管,12为冲洗管,13为限位凸块,14为松紧带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该双气囊便通气型气管插管包括支撑块1和气管插管2,在支撑块1中设有轴向通道3,在支撑块1的上端外侧设有挡唇板4,在支撑块1的底部一体设有开口朝外的弧形压舌挡片5,在弧形压舌挡片5和支撑块1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向进氧通道6,在弧形压舌挡片5和支撑块1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向出氧通道,气管插管2的下部穿过轴向通道3并位于支撑块1下方,在气管插管2的下部外侧自上而下间隔设有上气囊7和下气囊8,在气管插管2的外壁上设有与上气囊7相通的上气囊进气管9,在支撑块1上设有上气囊进气管通道10,上气囊进气管9的上端穿过上气囊进气管通道10并位于支撑块1的上方,在气管插管2的内壁上设有与下气囊8相通的下气囊进气管11,下气囊进气管11的上端穿过轴向通道3并位于支撑块1的上方,在气管插管2的内壁上设有冲洗管12,冲洗管12的出水口与上气囊7和下气囊8之间的气管插管2外侧相通,冲洗管12的上端穿过轴向通道3并位于支撑块1的上方。使用时,将弧形压舌挡片5插入患者口腔中,起到压舌作用;患者咬合支撑块1外侧,将输氧装置与轴向进氧通道6连接,通过轴向进氧通道6和轴向出氧通道的配合使用,将氧流送达声门处并形成有效气体交换,使患者呼吸畅通;而且当患者有痰时,还可在轴向进氧通道6或轴向出氧通道内放入吸痰管将痰吸出,患者在插管后,可通过上气囊7与下气囊8的双气囊实现交替充气,来缓解单个气囊对气管粘膜的压迫,从而避免气道粘膜损伤;上气囊7与下气囊8在交替使用时,为避免口咽分泌物流入气道深部,在下气囊8放气前,通过冲洗管12注水冲洗,再通过冲洗管12将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吸出清除,避免口咽分泌物流入气道深部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降低气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几率,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未经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75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放式吸痰时呼吸机管路终端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大小的儿童呼吸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