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控式高压溶气饱和反应釜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057603.4 申请日: 2017-01-18
公开(公告)号: CN206415082U 公开(公告)日: 2017-08-18
发明(设计)人: 王勇;李剑;孔令伟;蔡可键;汪明元;王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B01J3/04 分类号: B01J3/04;G01N1/28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代理人: 余晓雪,王敏锋
地址: 430071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温控 高压 饱和 反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海底含气沉积物土样的人工模拟制备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反应釜,尤其涉及一种温控式高压溶气饱和反应釜。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模拟制备含气沉积物土样都是在室温环境下进行的,不能按试验要求调控制备温度。随着研究的深入,模拟制备不同温度下的含气沉积物土样成为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制备温度与土样模拟环境温度相同的气饱和水溶液。现有的制备气饱和水溶液的高压反应釜不能实现对气饱和水溶液温度的调控,这就需要研发一种温度可控的制备气饱和水溶液的高压反应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有效调控釜内气饱和水溶液温度、提高釜内气饱和水溶液温度的稳定性的温控式高压溶气饱和反应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控式高压溶气饱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式高压溶气饱和反应釜包括筒体、密封盖、盘管、液位观察窗、搅拌装置、保温层、压力表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保温层套装在筒体外部;所述密封盖置于筒体顶部并与筒体螺纹连接;所述压力表置于密封盖上并测量筒体内部压力;所述搅拌装置置于密封盖上并穿过密封盖伸入筒体中;所述盘管置于筒体内部;所述液位观察窗置于筒体外部并与筒体内部相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置于筒体底部并测量筒体内部温度。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液位观察窗与筒体的轴向平行。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盘管螺旋设置在筒体内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盘管螺旋紧贴在筒体的内壁上。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搅拌装置包括电机、传动杆以及叶片;所述电机置于筒体外部;所述传动杆穿过密封盖并与伸入筒体中的叶片相连;所述电机与传动杆相连;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杆带动叶片转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叶片是两个;两个叶片分别置于传动杆的下部以及中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密封盖上设置有测压孔以及传动杆孔;所述测压孔上接压力表;所述搅拌装置置于密封盖上并穿过密封盖上的传动杆孔后伸入筒体中。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筒体的底部开设有进料孔、盘管进出孔、测温孔以及液位观察窗下部连接孔;所述盘管从盘管进出孔伸出筒体底部;所述测温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观察窗上部连接孔;所述液位观察窗分别通过液位观察窗上部连接孔以及液位观察窗下部连接孔与筒体内部相连通。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温度传感器的顶点高度低于传动杆的下部叶片的最低点高度。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温控式高压溶气饱和反应釜,包括筒体、密封盖、盘管、液位观察窗、搅拌装置、保温层、压力表以及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筒体内壁上安装盘管与外部水浴控温系统相连和在筒体底部安装温度探头的方式,实现对釜内气饱和水溶液温度的调控,通过筒体外壁的保温层减少了釜内气饱和水溶液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提高了釜内气饱和水溶液温度的稳定性,解决了土工现有的制备气饱和水溶液的反应釜不能实现对气饱和水溶液温度调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原理明确,操作简便,数据精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温控式高压溶气饱和反应釜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温控式高压溶气饱和反应釜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温控式高压溶气饱和反应釜的筒体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筒体底部平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搅拌装置正视图;

图中:

1-筒体;11-液位观察窗上部连接孔;12-进料孔;13-盘管进出孔;14-测温孔;15-液位观察窗下部连接孔;2-密封盖;21-测压孔;22-传动杆孔;3-盘管;4-液位观察窗;5-搅拌装置;51-电机;52-传动杆;53-叶片;6-保温层;7-压力表;8-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76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