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获取土壤内气体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8050.4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8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彭文杰;宋昂;于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周锦全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土壤 气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气体原位采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获取土壤内气体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土壤气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主要来源土壤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有机质的嫌气分解以及土壤生物通过生命活动所释放的气体。为了解土壤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气体成分及同位素特征),需要原位采集土壤气体。然而,目前已有的土壤气体采集系统或者组成相对复杂、笨重,或者与土壤接触不紧密而产生人为误差,或者仅能收集土壤表层气体而不能真实反应出不同层位的土壤气体特征。
譬如:一种被动式土壤气体采集装置及采集系统与气体采集方法、一种用于低温干旱潮湿及冻融交替频发的土壤气体采集器等,由于柱状结构的存在,如果与土壤紧密结合,土壤含水量必须要高,所以适用的土壤类型相对单一。再譬如:一种土壤气体采集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5301020U)在收集气体时必须提供配电箱,从而为野外取样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弥补目前已有气体采集装置的不足,研制出适用土壤类型广泛、采气性能高、携带方便、性价比高的新型土壤气体采集系统,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获取土壤内气体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获取土壤内气体的系统,包括采集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埋置在土壤内,所述收集装置处于土壤之外,并且所述采集装置通过硅胶输气管连通所述收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采集对应层位土壤的气体并将所采集的气体输送到所述收集装置保存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要用于野外收集土壤气体,具有制作方便、反复使用、性价比高的优点,同时在野外具有不需要使用电池或交流电的优点,能够最大限度的收集土壤内气体并能根据任务需要调节气体的收集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采集装置包括第一玻璃管、两根采集管和一根输送管;两根所述采集管埋置在土壤内,在两根所述采集管上均设有网状的进气孔,并且两根所述采集管的一端封闭,两根所述采集管的另外一端通过三通接头的其中两个接口水平对接起来,所述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个接口,所述输送管的另外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到土壤外;所述输送管的两端设有密封塞,所述第一玻璃管处于所述输送管内且贯穿两个所述密封塞,在所述第一玻璃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硅胶输气管的一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与土壤接触紧密,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土壤原位气体。
进一步,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倒置的集气瓶、第二玻璃管、第三玻璃管、硅胶进气管和硅胶排水管;所述集气瓶的瓶口密封有橡胶塞,所述第二玻璃管一端处于所述集气瓶的瓶口外,所述第二玻璃管的另外一端贯穿所述橡胶塞后处于所述集气瓶内且靠近瓶口的位置处,所述第三玻璃管一端处于所述集气瓶的瓶口外,所述第三玻璃管的另外一端贯穿所述橡胶塞后处于所述集气瓶内且靠近瓶底的位置处;
在所述集气瓶内充满无杂质气体的水体;所述硅胶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玻璃管处于集气瓶瓶口外的一端连接,所述硅胶排水管的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硅胶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玻璃管处于集气瓶瓶口外的一端连接,所述硅胶进气管的另外一端向下延伸后与所述硅胶输气管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收集到的气体不含杂质。
进一步,所述硅胶输气管、所述硅胶进气管和所述硅胶排水管上分别设有止水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控制并调节对气体的采集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组气体收集装置)。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采集管,2、输送管,3、三通接头,4、第一玻璃管,5、硅胶输气管,6、集气瓶,7、硅胶进气管,8、硅胶排水管,9、止水夹,10、第二玻璃管,11、第三玻璃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获取土壤内气体的系统,包括采集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埋置在土壤内,所述收集装置处于土壤之外,并且所述采集装置通过硅胶输气管5连通所述收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采集对应层位土壤的气体并将所采集的气体输送到所述收集装置保存起来,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80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