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行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8594.0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6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杜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高维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莫文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行位机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中常用到行位机构来顺利实现脱模,而现有的行位机构结构一般较复杂,占用空间也很大,导致模具体积庞大。但是对于结构紧凑、预留空间较小的模具来说这种行位机构就不适用了,这就需要设计一种更紧凑的行位机构来解决空间狭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的模具行位机构,可有效减小空间占用体积,降低制作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具行位机构,包括行位座、滑块和滑块入子,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斜导柱配合的斜孔,所述滑块与滑块入子相连,所述行位座上设有前后贯通的T型导向槽,所述滑块与T型导向槽配合;所述行位座底部与滑块的接触面间通过限位结构进行限位;合模状态下滑块入子悬空在行位座外部。
优选地,所述滑块入子的纵截面为倒L型,所述滑块入子与滑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后,滑块入子与滑块的上端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滑块与滑块入子配合的水平面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块入子端部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凸台。
优选地,所述行位座的T型导向槽两侧壁上端面与滑块上端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行位座底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对应滑块的斜孔下端。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行位座底面上的限位元件、及设置在滑块的下底面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元件为弹簧钢珠球螺栓,所述弹簧钢珠球螺栓垂直设置在行位座底部、且上端钢珠能够与滑块上的限位槽配合。
优选地,所述行位座长度L1为40mm、宽度B1为32mm、高度H1为32mm,所述行位座的四个棱角为圆弧过度,圆弧半径R为6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滑块入子与滑块连接固定后,滑块与行位座上的T型导向槽配合,利用限位结构实现滑块与行位座间的位置限定,通过滑块上的斜孔与斜导柱配合可实现产品的顺利脱模。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制作方便、成本低廉,尤其适用于空间位置较小的模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行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半剖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A-B的转折剖视图;
图5是图1中滑块入子的示意图;
图中:1-行位座,2-滑块,3-滑块入子,4-T型导向槽,5-斜孔,6-侧壁,7-螺栓,8-凸台,9-通孔,10-限位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行位机构,如图1-4所示,包括行位座1、滑块2和滑块入子3,所述滑块2上设有与斜导柱配合的斜孔5,所述滑块2与滑块入子3相连,所述行位座1上设有前后贯通的T型导向槽4,所述滑块2与T型导向槽4配合;所述行位座1底部与滑块2的接触面间通过限位结构进行限位。滑块入子与滑块连接固定后,将滑块与行位座上的T型导向槽配合,利用限位结构实现滑块与行位座间的位置限定,合模状态下滑块入子悬空在行位座外部、且其端部与产品接触,通过滑块上的斜孔与斜导柱配合可实现产品的顺利脱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入子3的纵截面为倒L型,如图5所示,所述滑块入子3与滑块2通过螺栓7固定连接后,滑块入子3与滑块2的上端面平齐。进一步地,所述滑块2与滑块入子3配合的水平面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块入子3端部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凸台8。通过螺栓连接以及滑块入子上的凸台与滑块上限位槽的配合,可将滑块入子牢固固定在滑块上,通过斜导柱与限位结构使滑块入子与产品紧密接触。
为了增大滑块与行位座的接触面积,使滑块运行更稳固,所述行位座1的T型导向槽4两侧壁6上端面与滑块2上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行位座1底面上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对应滑块2的斜孔5下端。行位座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模板上,斜导柱插入滑块的斜孔内,其下部延伸至行位座的通孔内,使滑块定位更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高维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高维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8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