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滚轮打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9210.7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5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爱司特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6 | 代理人: | 于浩江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滚轮 打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滚轮打磨机。
背景技术
滚轮在生产出来后,需要进行打磨抛光,还需要进行检测,将不合格的产品选出,留待处理;现有技术中,都是由工人将生产出的滚轮先拿到打磨机上打磨抛光,然后在拿到检测机上进行检测,并进行人工分类,操作繁琐,加工效率低下,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滚轮打磨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滚轮打磨机,包含自动上料机和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工位切换组件和4个工位,4个工位上依次设置有与工位切换组件配合的上料组件、打磨组件、检测组件和卸料排废组件;所述自动上料机与上料组件配合。
优选的,所述自动上料机包含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圆环架,圆环架上设置有转盘及其驱动装置,圆环架还设置有横梁、主导向板和出料口,横梁上设置有扫平板;滚轮由转盘带动,依次经过扫平板和主导向板送至出料口处的上料组件。
优选的,所述上料组件包含上料底座,上料底座设置在机架上,上料底座上设置有上料架,上料架上设置有传送带及其驱动装置;所述上料架上还设置有前上料传感器、后上料传感器和扶正部件。
优选的,所述工位切换组件包含转盘支架,转盘支架设置在机架上,转盘支架上设置有支撑盘、转换盘和转盘驱动装置,转换盘上设置有4个滚轮转换槽。
优选的,所述打磨组件包含磨盘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磨盘组件设置在机架上,磨盘组件包含磨盘和磨盘驱动装置,磨盘上设置有除尘罩,除尘罩上设置有主除尘连接口;所述移动组件包含夹取组件和横移组件;所述横移组件包含横移架,横移架设置在机架上,横移架上设置有横向滑轨和横移缸;所述夹取组件包含横移板,横移板与横向滑轨和横移缸配合,横移板上设置有相配合的顶升组件、滚轮驱动装置和挡尘罩。
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含检测连接座,检测连接座设置在机架上,检测连接座上设置有竖向检测装置、横向检测装置、压紧组件和顶升组件。
优选的,所述顶升组件包含顶升气缸和顶升板,顶升气缸带动顶升板沿竖向的滑轨滑动,顶升板上设置有与滚轮配合的顶销。
优选的,所述卸料排废组件包含卸料底座,卸料底座设置在机架上,卸料底座上设置有卸料架,卸料架上设置有传送带及其驱动装置,卸料架的前端还设置有排废转板、转板驱动缸和卸料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滚轮打磨机,通过自动上料机与上料组件配合,实现自动上料,并由工位切换组件将滚轮进行工位转换,依次经过打磨组件进行打磨抛光,通过检测组件检测产品是否合格,并通过卸料排废组件将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分类卸料,实现了滚轮生产的自动化后续加工检测,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滚轮打磨机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上料机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料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位切换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磨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检测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卸料排废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滚轮打磨机,包含自动上料机1和机架2,机架2上设置有工位切换组件3、上料组件4、打磨组件5、检测组件6和卸料排废组件7;滚轮工件依次经过自动上料机1、上料组件4、工位切换组件3、打磨组件5、检测组件6和卸料排废组件7;机架2上还设置有触控操作面板,通过触控操作面板可以对加工中的各项参数进行设定。
如图2所示,所述自动上料机1包含支撑架11,支撑架11上设置有圆环架12,圆环架12上设置有转盘13,转盘13由其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转盘13的下侧还设置有止转销19;所述圆环架12上还设置有横梁14、主导向板15、调节架18和出料口,横梁14上设置有扫平板16和副导向板17,主导向板15通过调节架18架设在转盘13的上侧,可以通过调节架18对主导向板15的位置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爱司特塑胶五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爱司特塑胶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92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