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导管补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9885.1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6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伟;王庆江;陈君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和奕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19/00 | 分类号: | F21S19/00;F21V29/74;F21V29/50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光(或自然光)照明技术及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导管补光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照明一般采用电力,但能源紧缺问题在当前社会日益凸显,且传统的电能灯具发光在健康和清洁方面,远远不及日光, 因此利用光导管日光照明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光导管日光照明系统在夜间或者白天光线较暗情况下并不能完全满足照明要求。专利CN 104406122 A提出了光导管外圈加平板灯补光,此结构能较好的进行补光,但结构不够紧凑,在夜间会出现中心暗斑的状况;专利CN 105202466 A补光模块装于光导管内部,结构紧凑,但无较理想的散热结构,热量不易散出至光导管外部;专利CN204922840 U 虽有较好的散热结构,但由于散热组件装于光导管内部,热量不易散出至管壁外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了一种光导管补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要么散热不利要么结构不紧凑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导管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片、LED灯条以及驱动电源,所述散热片固定安装在光导管上,具有在光导管内的较小的LED灯条固定部分以及位于光导管外壁上的较大的散热部分,所述LED灯条固定安装于所述LED灯条固定部分上,所述驱动电源给所述LED灯条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固定安装在相邻两段光导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为一圆环或若干圆弧段。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的所述较大散热部分为弧形或齿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的LED灯条固定部分和所述散热部分一体成型,所述LED灯条固定部分具有一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的LED灯条固定部分和所述散热部分分开成型并用螺钉组装在一起,所述LED灯条固定部分是LED灯条支架,所述散热部分是散热片。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条固定安装于所述LED灯条固定部分的具体方式是,所述LED灯条通过螺钉或耐高温透明胶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片的所述凹槽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LED灯条的发光面与所述光导管的内壁之间的角度a为0°<a<180°。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源固定在光导管外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夜间中间无暗斑;主要散热面位于光导管外侧,散热面积大,热量相对容易传递至光导管外部,散热效果好,可减少冷凝水现象,因此适用于较大功率补光。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导管补光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光导管补光装置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2的细节A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光导管补光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光导管补光装置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图5的细节A的放大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光导管补光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光导管补光装置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图8的细节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和奕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和奕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9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入式集成摇头灯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高密度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