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管路自动滴液机的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9929.0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3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付胜杰;林添良;任好玲;陈其怀;缪骋;周圣焱;谢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B23/20 | 分类号: | D06B23/20;B05D5/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张浠娟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自动 滴液机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定量液体滴定用的无管路自动滴液机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无管路自动滴液系统作为当今较为先进的一种染料自动配色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印染企业、高校实验室以及化验室等与染料配色有关的生产、科研领域。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无管路滴液系统现已全面替代了传统的人工配液、配色的操作方式,配色操作过程完全由电脑控制完成,这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配液的精度和效率。
目前,无管路自动滴液机注射器采用与传统注射器相类似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大体由推柄10、筒身20及注射针30组成,其中筒身20的上、部外侧壁上分别向外凸设有用于夹持的圆形薄壁环201,注射针30为两端呈开口状的中空细圆柱体,此种注射器结构不利于高精度液体滴定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无管路自动滴液机都是依靠气动或电动夹持机构自动夹取注射器,在气动或电动夹持机构的夹持力的作用,由于注射器的圆形薄壁环结构,使筒身位于被夹持的部位产生微变形,该变形量导致注射器密封效果变差,注射器在液体的滴定或汲取过程中出现微泄露,从而影响滴液精度;(2)筒身位于夹持部位无纵向限位机构,而注射器夹持装置的夹持力不能设置过大,因此当注射器推柄动作时,由于推柄密封圈与注射腔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注射器产生相对于注射器夹持机构,产生与推柄运行方向一致的随机性位移;当无管路自动滴液机滴定定量液体时,该位移量将叠加于注射器推柄的理论位移量,从而造成滴定误差;(3)当注射器汲取完待滴液体,由机械装置带动注射器脱离该待滴液体时,因注射针的表面摩擦力较大,易导致注射针表面粘连液体,而在此汲取过程完成之后的液体滴定阶段,由于重力或机械振动的作用,注射针表面所粘连的液体会滴落至配液杯,从而造成滴液、配液的阶跃性误差。综于上述原因,传统无管路自动滴液机注射器虽然机构简单,成本较低,但难以实现无管路自动滴液机的高精度定量液体的滴定。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管路自动滴液机的注射器,以解决传统注射器受注射器夹持装置和注射针结构的影响而造成滴定精度及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管路自动滴液机的注射器,包括推柄、筒身和注射针,推柄以上下滑动的方式竖直安装在筒身上端内,且推柄的上端伸出筒身上端外,注射针安装在筒身下端内,且注射针的下端紧密伸出筒身的下端外;还包括有蝶形装置,上述蝶形装置呈沿筒身的轴向方向延伸的中空圆柱体,上述蝶形装置处于筒身的上方,上述推柄的上端向上穿过上述蝶形装置,上述蝶形装置的下端端面向下延伸有圆柱导向环,且上述圆柱导向环与上述蝶形装置同轴设置,上述筒身的上端端部紧配合套装于上述圆柱导向环内,上述蝶形装置外侧面的上端端部呈由下而上渐缩的上锥面,上述蝶形装置的外侧面下端端部呈由上而下渐缩的下锥面;上述注射针的外侧壁具有非亲水性结构。
上述注射针的外侧壁涂敷有一低摩擦、非亲水且耐腐蚀的涂层,上述低摩擦、非亲水且耐腐蚀的涂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或陶瓷涂层,上述聚四氟乙烯涂层或陶瓷涂层为所述的非亲水性结构。
上述注射针的下部外套紧有套管,上述套管为聚四氟乙烯套管,上述上述聚四氟乙烯套管为所述的非亲水性结构。
上述筒身下部通过锥形连接器与上述注射针相通连接,上述锥形连接器由圆柱形支撑座和处于圆柱形支撑座的下方并呈由上而下渐缩的锥形座构成,上述锥形连接器内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圆柱形通孔和处于上圆柱形通孔下方的并相连通的下圆柱形通孔,上述筒身的下端紧立垂直于上述圆柱形支撑座的上方,且上述筒身与上述圆柱形支撑座一体成型连接,上述上圆柱形通孔的孔径与上述筒身的内孔径相同,上述上圆柱形通孔的上端端口与上述筒身的下端端口相连通,上述上圆柱形通孔的上部处于上述圆柱形支撑座处,上述上圆柱形通孔的下部处于上述锥形座的上部处,上述下圆柱形通孔处于上述锥形座的下部处,上述下圆柱形通孔的孔径小于上圆柱形通孔的孔径,并与上述注射针的外径相匹配,上述上圆柱形通孔的下端端面呈由上而下渐缩的圆锥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9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针织染色布用配料缸
- 下一篇:棉针织染色布用染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