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0207.7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郭二文;郭玫兰;卓坤禾;邹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二文;郭玫兰;卓坤禾;邹永宏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4 | 代理人: | 黄超,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简易、快速且牢固地完成组接,并且可提升散热效率的组合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电脑产业的迅速发展,晶片等电子元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可将该等热量迅速的散发出去,业界通常于该电子元件的表面设一散热装置,以便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使电子元件可保持正常运作并延长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习知大多数的散热装置为铝挤型,所谓的铝挤型散热装置是利用单一挤压再加工的方法,使底座与多个鳍片之间形成无中断的不连续面,达到一体成形。然而,铝挤成型的散热装置因受限于模具制作和成型技术,使得习知的散热装置的各鳍片的间距形成一定的上限,以致于鳍片密度无法再提高,进而造成散热面积的扩充受到局限以及影响散热效率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习知有一种组合式的散热装置,其可将二个散热体透过接合技术的方式对接,相较于传统铝挤一体成型的工法,该习知可达到提升散热效率的目的。然而,该习知的散热装置透过螺锁的方式将二个散热体的鳍片对接,在接合上不但无法完全贴合而容易造成导热不佳外,于组接作业上亦较为费时费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可简易、快速且牢固地完成组接,并且可提升散热效率的组合式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提出一种组合式散热装置,其至少包含:一第一散热本体,包含有一第一热传导部,第一热传导部的一面形成一第一平面,第一热传导部具有第一平面的相对另一面则设有复数个交错设置的第一鳍片及第一定位槽;以及一第二散热本体,包含有一第二热传导部,第二热传导部的一面形成一第二平面,第二热传导部具有第二平面的相对另一面则设有复数个交错设置的第二鳍片及第二定位槽,其中,第二散热本体与第一散热本体透过各第一鳍片对应嵌接各第二定位槽、以及各第二鳍片对应嵌接各第一定位槽进行组合固定。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主要设有二个散热本体,各散热本体分别设有复数个交错设置的鳍片及定位槽,所述二个散热本体可透过彼此的鳍片与定位槽对应嵌接进行组合固定,藉此可简易、快速且牢固地完成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组接作业,并且还可增加组合式散热装置的鳍片数量,进而达到提升散热效率的功效。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第一鳍片的一端设有一第一接合部,第一鳍片透过第一接合部对应嵌入于第二定位槽中;所述第二鳍片的一端设有一第二接合部,第二鳍片透过第二接合部对应嵌入于第一定位槽中。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的槽孔侧壁分别具有横向内缩的一第一缩口与一第二缩口,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的侧壁分别具有横向外凸的一第一凸部与一第二凸部,当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分别对应嵌入第二定位槽及第一定位槽时,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分别对应卡入第二缩口与第一缩口之中。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第一定位槽可为第一热传导部的一面纵向凹入所形成的凹槽;所述第二定位槽可为第二热传导部的一面纵向凹入所形成的凹槽。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第一热传导部设有复数个第一鳍片的一面设有复数个第一凸座,复数个第一凸座与复数个第一鳍片交错设置,而各第一定位槽分别为各第一凸座的一面纵向凹入所形成的凹槽;所述第二热传导部设有复数个第二鳍片的一面设有复数个第二凸座,复数个第二凸座与复数个第二鳍片交错设置,而各第二定位槽分别为各第二凸座的一面纵向凹入所形成的凹槽。藉此,进一步透过凸座的设置,可让第一散热本体与第二散热本体透过纵向压合的方式使彼此的鳍片与定位槽相固定,让第一散热本体与第二散热本体在组合固定上可更为简易及有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可简易、快速且牢固地完成组接,并且可提升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四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五示意图。
图号说明:
10 第一散热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二文;郭玫兰;卓坤禾;邹永宏,未经郭二文;郭玫兰;卓坤禾;邹永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0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识别零线的电子线路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外接电源的安全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