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藻密闭式培养的消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0380.7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6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勇;刘松民;李雷;韦根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元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07 | 分类号: | A61L2/07;A61L2/10;A61L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1402 浙江省杭州市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式 培养 消毒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藻密闭式培养的消毒系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容器、加热系统、蒸汽循环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棒,所述加热棒设置在容器内,所述蒸汽循环系统包括泵、抽水管以及漏水管,泵通过抽水管将容器内的水与气输送到漏水管内,所述漏水管的侧壁上端设有排水及排气孔,所述连接管通过排水及排气孔与漏水管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加热棒与泵,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藻密闭式培养的消毒系统,能够通过消毒控制微藻生长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藻研究与生产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微藻密闭式培养的消毒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在研究领域和密闭式培养环境中,微藻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污染,造成减产甚至产生毒害物质,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未有同类技术直接应用于微藻密闭式培养系统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消毒控制微藻生长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的消毒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藻密闭式培养的消毒系统,包括容器、加热系统、蒸汽循环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棒,所述加热棒设置在容器内,所述蒸汽循环系统包括泵、抽水管以及漏水管,泵通过抽水管将容器内的水与气输送到漏水管内,所述漏水管的侧壁上端设有排水及排气孔,所述连接管通过排水及排气孔与漏水管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加热棒与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棒将容器内的水加热,然后泵通过抽水管将容器内的水与气输送到漏水管内,从而能够保证将蒸汽能更充分的进入到各个角落进行灭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器的顶部设有透光挡板,所述透光挡板用于密封容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起到对容器密封的作用,还保证具有良好的透光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与排水及排气孔之间设有连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连接管将水与气输送到排水及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棒设置在容器的底部中央位置,且呈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起到均匀快速的加热的效果,还能够通过观察加热棒,判断容器内微藻的浓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器的背面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设有紫外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培养过程中防贴壁冲淋及补水系统的无菌水供应的保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器的下部设有消毒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消毒取藻用的过滤藻网、饮藻杯等器具,保证在藻培养过程中因开始接藻种、使用过程中的微生物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及显示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棒与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起到整个工作过程自动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藻密闭式培养的消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器;2、泵;3、连接管;4、透光挡板;5、排水及排气孔;6、漏水管;7、.抽水管;8、.加热棒;9、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元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元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0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电动卡车空调冷媒转接结构
- 下一篇:配线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