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燃油挥发的汽车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1736.9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8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燃油 挥发 汽车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防止燃油挥发的汽车油箱。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油箱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道与汽车油箱连接,进油管道连接在汽车油箱的箱壁上,燃油进入汽车油箱时没有分流导向,燃油易挥发产生蒸气,降低燃油正常使用效率,增加尾气排放,污染环境,加大了汽车行驶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燃油挥发产生蒸气,降低排放,节约能源的防止燃油挥发的汽车油箱。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燃油挥发的汽车油箱,包括油箱主体,和连接加油口的加油管道,油箱主体内设置有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管道一端与加油口的密封盖密封连接,另一端从油箱主体侧壁上伸入油箱主体内部并沿油箱主体侧壁向下延伸至油箱主体底板上;所述油箱主体底板上设置有分油管道,分油管道一端与加油管道连为一体,分油管道中部设置有若干出油口;
所述分油管道为U形分油管道,U形分油管道底边中部与加油管道底端连接,两侧边沿着油箱主体侧壁分布;U形分油管道两侧边内侧设置有出油口;
所述U形分油管道截面为半圆形,出油口为圆形;
所述出油口在U形分油管道两侧边上的位置互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燃油挥发的汽车油箱,能够防止加油过程中燃油挥发产生蒸气,节约能源,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提高了燃油使用效率,环境污染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止燃油挥发的汽车油箱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止燃油挥发的汽车油箱分油管道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防止燃油挥发的汽车油箱,包括油箱主体1,和连接加油口的加油管道3,油箱主体1内设置有燃油泵2,加油管道3一端与加油口的密封盖密封连接,另一端从油箱主体1侧壁上伸入油箱主体内部并沿油箱主体1侧壁向下延伸至油箱主体1底板上;油箱主体1底板上设置有分油管道4,分油管道4一端与加油管道3连为一体,分油管道4中部设置有若干出油口;分油管道为U形分油管道,U形分油管道4底边中部与加油管道3底端连接,两侧边沿着油箱主体1侧壁分布;U形分油管道4两侧边内侧设置有出油口;U形分油管道4截面为半圆形,出油口为圆形;出油口在U形分油管道4两侧边上的位置互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燃油挥发的汽车油箱,燃油从加油枪进入加油管道3后沿加油管道3流入汽车油箱主体内部,加油管道3从油箱主体1侧壁上伸入油箱主体内部并沿油箱主体1侧壁向下延伸至到汽车油箱主体1的底部,燃油在加油管道3内形成了液封, 燃油蒸气不能从加油口益出,燃油泵2抽取燃油时由于燃油的液封也不会产生燃油蒸气,减少了燃油蒸气的产生,节约能源,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提高了燃油使用效率,环境污染减小;燃油从加油管道、分油管道内流通进入汽车油箱主体1内部,流动过程中能够防止燃油挥发产生蒸气,挥发损耗少,对环境污染小;加油管道3底端与U形分油管道4的中心点连接,燃油从加油管道3进入U形分油管道4分流,流通顺畅,不会拥堵; U形分油管道两侧边内侧设置有位置互相对应的若干出油口,U形分油管道截面为半圆形,U形分油管道通过半圆形底边与汽车油箱主体底板配合定位安装,使得燃油在分油管道内流动平稳;U形分油管道4的两侧边沿着油箱主体侧壁分布,具体为U形分油管道4的底边与油箱主体底板较短的边相适应,U形分油管道4的两侧边分别沿着油箱主体底板较长的两侧边分布,且U形分油管道4的两侧边长度尺寸大于油箱主体底板较长的两侧边长度尺寸的3/4,U形分油管道4的两侧边出油口能够覆盖油箱主体底板较大范围,使得燃油从出油口流出时的流动范围能够覆盖大部分油箱主体底板;出油口为圆形,出油口在U形分油管道两侧边上的位置互相对应,能够消除分油管道出油口流出的燃油互相干扰产生波动,降低了加注燃油的波动及压力,从而减少了燃油蒸汽的产生.减少了通往碳罐的燃油蒸气,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排放;能够防止加油过程中燃油挥发产生蒸气,节约能源,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提高了燃油使用效率,环境污染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1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