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保暖的羽绒服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3102.7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1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赖宇坤;汪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3/00 | 分类号: | A41D3/00;A41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保暖 羽绒服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功能纺织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保暖的羽绒服。
背景技术
羽绒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用于人类保暖的天然材料,羽绒服是羽绒行业主要的产品,其内部充有羽绒填料。在羽绒服产品向时装化、休闲化、运动化和个性化等转变的进程中,也推动着相关面辅料产品的更新和换代。其中,面料产品的档次和水平对羽绒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保暖面料大多作为羽绒服的里料,如哥伦比亚公司推出的热反射科技,其在羽绒服里料涂有一层具有热反射功能的银膜。这种面料可以反射身体发射的远红外线,起到一定保温效果。但是,其保暖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保暖的羽绒服,本申请提供的羽绒服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保暖的羽绒服,从远离人体到贴近人体依次包括外部面料层、中间羽绒层和里料层,其中,所述外部面料层包括面料和复合在面料表面及其内部的吸光发热涂层,所述里料层包括里料和印制在里料表面及其内部的热反射印花层。
优选地,所述中间羽绒层包括羽绒和施加于羽绒中的吸湿发热物质。
优选地,所述中间羽绒层中羽绒为蓬松度为800~1200的灰鹅绒。
优选地,所述中间羽绒层的厚度为4~8厘米。
优选地,所述外部面料层中面料为平纹尼龙布或15D~40D涤纶布。
优选地,所述外部面料层的克重为120~150g,厚度为0.2~0.6毫米。
优选地,所述里料层中里料为20D~30D无胆防绒涤纶布。
优选地,所述里料层的克重为80~120g,厚度为0.1~0.3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羽绒服中,外部面料层包括面料和吸光发热涂层,可以实现吸光发热功能;里料层包括里料和热反射印花层,能够反射人体的远红外线,可以锁住身体热量,提高服装保暖性能。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羽绒服同时具有吸光发热和反射保暖功能,抵御寒冷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羽绒服还具有吸湿发热功能,其能吸收人体的湿气,将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可以放出热量,从而提高服装保暖性能,尤其使羽绒服在运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抵御寒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羽绒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保暖的羽绒服,从远离人体到贴近人体依次包括外部面料层、中间羽绒层和里料层,其中,所述外部面料层包括面料和复合在面料表面及其内部的吸光发热涂层,所述里料层包括里料和印制在里料表面及其内部的热反射印花层。
本申请提供的多功能保暖的羽绒服具有多重保暖功效,可以让穿着者更加轻松地挑战严寒。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羽绒服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外部面料层,2为中间羽绒层,3为里料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羽绒服包括外部面料层1,其为远离人体一侧的羽绒服外层。所述外部面料层包括面料和复合在面料上的吸光发热涂层,其中,所述面料可以为平纹布,也可以为斜纹布。所述面料可以为尼龙布,也可以为涤纶布。本申请对所述面料的织物组织结构、材质和颜色等没有特殊限制;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料为尼龙布或15D~40D涤纶布。
在本申请中,所述外部面料层包括吸光发热涂层,即面料经过吸光发热整理在其表面及内部分布的功能物质集合体。所述的吸光发热整理主要采用吸光发热助剂,可以通过定型机浸轧加工形成吸光发热涂层,也可以通过喷涂、刮涂等涂覆手段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印花工艺形成吸光发热印花层。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光发热助剂为氧化锆颗粒,即形成氧化锆涂层,可以采用市售的Schoeller公司的Solar+吸光发热助剂。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羽绒服外部面料层中含有氧化锆吸光发热物质,其能够更好地实现吸光发热功能,将光能转化为热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31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GA排线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移动式汽车零部件焊接夹具的直线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