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3598.8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1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城基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生态 修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水体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河道治理方法主要为疏浚、生态浮岛、局部充氧和投撒生物菌剂。局部充氧可提升水体溶解氧,常用有表曝、底曝、橡皮坝等手段。由于设备及供电的局限性或河运发展的需求,制约及适用性交差,仅局限于湖泊河道或不承担运输任务的支流小河方可适用,使用局限性非常的强。疏浚清污方法虽然可短期内一次性清除河底淤泥及大部分有机污染物,但通过疏浚清污破坏了河道内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使得环境自净能力遭受到毁灭性破坏,在环境自净能力低于纳污量时河道短时间内恢复污染状态甚至更加恶劣。同时,疏浚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维持的时间短,污染容易复发。生态浮岛的水生植物以及根系的遮蔽作用,能够很好的抑制水华的爆发,提高水体透明度,对改善后的水质有较好的保持作用,但由于受河道运输限制,浮岛只能设置在河道两侧,则使得河道两侧水流流速和流量远小于河道中心,对河道整体的净化效率低。且浮岛水生植物生长周期短、季节性强,导致处理效果随季节变化较大。投撒生物菌剂是目前新兴的主要环境修复手段,通过在水体中投加有用菌种,通过微生物参与下进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但由于菌种没 有固定载体受水流冲击,流失严重,需反复不停的进行菌剂投加,除造成较高的运行成本外,由于水体中氧含量缺乏,菌种易转型为厌氧菌种,更加剧黑臭水体的产生。
目前,公开号为CN2050239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浮阀、连接在所述浮阀底部且相间隔排列的多个生物膜组件、连接在所述生物膜组件下方能够截留从生物膜组件脱落的微生物的挡体以及自动曝氧装置;所述生物膜组件包括上端部连接在所述浮阀底部的连接绳和串接在所述连接绳上的多个微生物填料环,所述的挡体连接在所述连接绳的下端部上,所述连接绳和挡体的总高度与该修复装置应用的水体的水深相当;所述的自动曝气装置包括铺设在所述浮阀顶部的承托减震层、设置在所述承托减震层上的光能电板蓄电装置、与所述光能电板蓄电装置通过电线连接的曝气泵、一端与所述曝气泵连通的曝气管、连接在所述曝气管另一端的曝气头;承托减震层上方设置有彼此电路连接的总控装置和信号发送装置,所述浮阀的侧端面与上转动电机相连接,所述上转动电机与上转轴相连接,所述上转动电机底部与设置有传感器控制器,所述传感器控制器底部设置有测温装置、水压监测装置及氧气含量监测装置,所述测温装置、水压监测装置及氧气含量监测装置均与所述传感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传感器控制器和所述上转动电机均与所述总控装置电连接;所述挡体底部设置有下配重装置,所述下配重装置内部插有添重钢条,所述添重钢条一端设置有拉环,所述下配重装置底部设置有底部固定板,所述底部固定板底部设置有固定倒钩。
这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虽然自动调节水体中的溶解氧的浓度至适于满足微生物生长,从而保持微生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但是虽然设置了挡体对掉落的微生物进行收集,减少了微生物对水体造成的二次污染,但是由于水流流动时会对挡体产生冲击,从而使脱落的微生物易流出挡体,仍然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具有减少微生物从挡体中流出而造成水体二次污染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挡体、浮阀、连接在挡体和浮阀之间的连接绳和串接在所述连接绳上的微生物填料环,所述挡体和所述浮阀之间位于所述微生物填料环的外侧设有生物膜层,且所述挡体上设有固定于所述生物膜层的挡膜,所述挡膜与所述挡体之间形成由用于收容脱落的微生物的容置腔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可以透过生物膜层进入到生物膜层内部,微生物填料环内填充有用于净化水体的微生物,进入到生物膜层的污水经微生物填料环内微生物有氧呼吸作用而被净化,而污水被净化后再次从生物膜层透出,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当微生物填料环内的微生物脱落后,即沿着生物膜层向下掉落而进入到容置腔室内,且受挡膜的封挡作用而无法进入到水体中,从而减少了微生物进入水体而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的情况发生,提高水体的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腔室内设有活性炭吸附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吸附装置可以通过活性炭对脱落的微生物进行吸附,从而使微生物能够聚集在一起,而更加不会轻易的进入到水体中,进一步减少了对水体的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城基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城基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35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口报文中需转义字符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原位处理集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