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雨水蓄滞与利用一体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3600.1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8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城基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1C11/22;E03F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雨水 利用 一体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雨水蓄滞与利用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收集雨水,实施土壤入渗是一种常见的雨水利用方式。常见的设施是侧壁开孔的 砖砌渗透井或侧壁开孔的钢筋混凝土渗透水池。砖砌渗透井,浪费土地资源,人工砌筑费时费力。钢筋混凝土的渗透水池建造成本高,难度大,水池因故拆除时,拆除难度大,废弃的混凝土块,形成建筑垃圾,污染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成区不透水面积大幅增加,原有的植物截留和蒸发、地面下渗作用降低,于此同时,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导致城市地区发生强降雨事件频率增加,暴雨所带来的雨水问题日益突显。道路作为城市汇水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排水在城市排水系统中至关重要,传统的道路排水系统在雨水资源利用和洪涝控制方面明显存在以下问题 :传统道路采用的雨水管网排水方式将雨水直接排入河网,导致雨水资源流失 ;发生强降雨时,道路雨水管网排水压力大,路面积水不能及时排除,道路路侧的积水深度和范围较大,危害行车安全。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5100360U,公开日为2016年3月23日,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雨水蓄滞结构,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一种用于城市道路雨水蓄滞结构,包括生物滞留槽,该生物滞留槽从上到下依次铺设有蓄水层、种植层、人工填料层、水洗粗砂层和水洗碎石层,生物滞留槽的断面结构呈U型,且两侧槽壁和底部涂覆有厚度为 0.5 ~ 1cm 沥青封层,沥青封层上加盖隔水土工布;所述水洗粗砂层和水洗碎石层之间设置有透水土工布层。
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实现了对雨水的蓄滞,但是重新利用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雨水蓄滞与利用一体化系统,具有方便雨水再利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雨水蓄滞与利用一体化系统,包括路面透水层,所述路面透水层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透水混凝土层、碎石层;所述路面透水层下面铺设有滤水净化层,所述滤水净化层下方设有集流层;还包括统一设置在地下的蓄水模块,所述集流层将雨水收集并送往蓄水模块;所述蓄水模块底部铺设有集水板,所述集水板上连接有多个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连接有汇水板,所述汇水板连接有水泵,地面上设有用于暂时存储水的水塔,所述水泵的出水管与所述水塔上端连通;所述水塔底部设有出水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层作为路面的承重部分,主要承受车辆载荷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传下来的力扩散到垫层或土基,有足够的水稳定性;雨水透过透水混凝土层、碎石层和滤水净化层到达集流层,集流层将雨水收集并送往蓄水模块,蓄水模块对雨水进行存储,蓄水模块底部设有集水板,地面上设有水泵,水泵将蓄水模块内存储的水通过集水板和引水管引向水塔,水塔底部设有出水口,方便了对水的重新利用。
进一步,所述集水板上端面设有多个集水槽,相邻集水槽之间形成用于支撑蓄水模块的支撑壁,所述集水板上设有与所述集水槽连通的且与所述引水管连通的出水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集水槽将蓄水模块内的雨水引出,支撑壁对蓄水模块有支撑作用。
进一步,所述蓄水模块包括呈正方体外形的模块本体和用于连接相邻模块本体的截面呈“H”形的模块连接体;所述模块本体上设有T形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运输和安装,蓄水模块分为模块本体和模块连接体,模块本体上设有T形槽,模块连接体的截面呈“H”形,两个模块本体的T形槽对接在一起,然后插入“H”形的模块连接体,能快速且牢固的实现蓄水模块的安装;蓄水模块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大小,通过蓄水模块对蓄水进行统一汇集,大大提高了雨水蓄滞结构的蓄水能力。
进一步,所述模块本体和模块连接体设有竖直方向的正六边形蓄水腔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正六边形蓄水腔室,相邻蓄水腔室共用一堵隔壁和一个孔底,不但节省了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且重量又轻。
进一步,所述模块本体为PP聚丙烯模块本体,所述模块连接体为PP聚丙烯模块连接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PP聚丙烯模块本体和PP聚丙烯模块连接体,使模块本体和模块连接体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更强的抗冲击强度,且对水特别稳定,吸水率低、成型性好、防腐蚀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模块连接体包括端部连接体和中部连接体,所述端部连接体的长度为模块本体边长的一半,所述中部连接体的长度与模块本体的边长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城基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城基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3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纵向送料冲孔模的初始定位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冰箱冷藏箱胆顶孔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