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dSPACE的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量逆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4239.4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8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炜;刘雪晴;张戬;王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M3/06 | 分类号: | B60M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space 城市 轨道交通 再生 能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dSPACE的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量逆变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营时需要频繁地起动和制动。当起动时,车辆从电网中吸收大量电能从而实现快速加速;当到站车辆开始电制动时,其动能在较短时间内转化成大量的电能。而对于电制动产生的能量,必须进行有效吸收,否则会引起直流母线电压过高而损坏相关设备,且会影响电制动效果。
目前国内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主要包括电阻耗能型、电容储能型、飞轮储能型以及逆变回馈型等4种。逆变回馈型充分利用了列车再生制动能量,节能效果好,并可取消或减少列车车载制动电阻;其能量直接回馈到电网,既不需要配置储能元件,也不需要配置吸收电阻,降低运营成本,受到广泛的青睐。
目前城市轨道再生能量逆变装置多采用以dsp为核心的控制器,驱动功率管的PWM脉冲信号都是由dsp输出,而dsp所输出的脉冲信号的电压很低,不能满足对IGBT的驱动要求,所以需要对将脉冲信号进行放大,又由于dsp能承受的电压较低,为了防止较高的电压对dsp造成损害,所以还需要对驱动电路进行隔离。这样就增加了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器件损坏的概率。同时对于初学者来说,dsp的学习和使用都较为困难,不方便对逆变装置进行调试,造成了研发周期的过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驱动电路的隔离部分,可有效降低结构复杂程度的基于dSPACE的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量逆变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dSPACE的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量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电路、dSPACE控制器、驱动电路和逆变回馈主电路;采样电路连接到dSPACE控制器的DS4003接口,用于将采集到的直流母线电压和交流侧三相电压电流信号传送至dSPACE控制器;驱动电路连接到dSPACE控制器的DS2012接口,用于将dSPACE控制器产生的PWM控制信号放大后传动至逆变回馈主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逆变回馈主电路包括IGBT逆变电路、LCL滤波器;IGBT逆变电路连接到直流母线,根据接收到的PWM控制信号将直流电压进行逆变,LCL滤波器将逆变后得到的交流电进行滤波后回馈到交流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dSPACE控制器代替dsp控制部分,dSPACE能够承受比dsp更高的输入电压,因此不需要驱动电路的隔离部分,有效的改善了结构的复杂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在城市轨道运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基于dSPACE的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量逆变装置,包括采样电路(包括传感器和电压跟随器)、dSPACE控制器、驱动电路(包括SCALE-2驱动内核的双通道驱动器)和逆变回馈主电路;采样电路连接到dSPACE控制器的DS4003接口,用于将采集到的直流母线电压和交流侧三相电压电流信号传送至dSPACE控制器;驱动电路连接到dSPACE控制器的DS2012接口,用于将dSPACE控制器产生的PWM控制信号放大后传动至逆变回馈主电路。
本实施例的逆变回馈主电路包括IGBT逆变电路、LCL滤波器和输入输出端口;IGBT逆变电路连接到直流母线,根据接收到的PWM控制信号将直流电压进行逆变,LCL滤波器将逆变后得到的交流电进行滤波后回馈到交流侧。输入端口将直流母线电压电流信号和PWM控制信号接入逆变回馈主电路板,输出端口将经过逆变后的交流信号接出到交流侧。
工作原理:将逆变回馈装置控制器模型下载到半实物仿真平台dSPACE中,即为虚拟的控制器。将采集的直流母线电压信号Vdc和三相电压电流信号Uabc、Iabc通过DS4003端口接到dSPACE控制器,在控制器内部直流母线电压信号Vdc与设定电压值Vref相比较,若Vdc>Vref,则dSPACE控制器输出PWM控制信号,启动逆变回馈主电路,将列车制动产生的能量回馈到交流380V侧。若Vdc<Vref,则逆变回馈装置控制器不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42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辆的增益控制模块
- 下一篇:一种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