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驻车制动器卡钳体加工油气孔液压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4249.8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9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勇;覃宏林;宾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桃祥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周伟 |
地址: | 43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驻车 制动器 卡钳 加工 油气 液压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业的零部件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后驻车制动器卡钳体加工油气孔液压夹具。
背景技术
长时间以来,国内SUV市场一直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两分的局面,两者之间各有各的市场,自主品牌SUV生产商迅速发展的同时,竞争压力凸显,国际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鏖战中国市场,新车型不断上市,汽车价格不断降低,竞争十分激烈。
SUV的特点是强动力、越野性、宽敞舒适及良好的载物和载客功能,作为汽车市场重要的一支力量,SUV市场竞争尚未充分,无论是从产品自身还是厂家对市场的开发,市场容量还远未到达极限,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现有的SUV有一道工序为加工油气孔,现有的后驻车制动器卡钳体加工油气孔液压夹具一般采用手工装夹工件,不仅耗时长,而且装夹的稳定性也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驻车制动器卡钳体加工油气孔液压夹具,解决了现有液压夹具存在耗时较长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驻车制动器卡钳体加工油气孔液压夹具,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油缸座,第一油缸座上设有第一油缸,油缸上设有支座,支座上铰接有压钳杠杆,压钳杠杆的动力臂与油缸活塞杆铰接,压钳杠杆的阻力臂压制在制动器卡钳体上,所述底板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小底板,且小底板与第一油缸座分别位于底板的两侧,所述小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的顶部通过第一工作面板固定连接,第一工作面板顶部设有定位销。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顶部还垂直安装有第二工作面板,且第二工作面板位于第一工作面板的对面,所述第二工作面板的侧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油缸座,第二油缸座上设有第二油缸,油缸上设有支座,支座上铰接有压钳杠杆,压钳杠杆的动力臂与油缸活塞杆铰接,压钳杠杆的阻力臂压制在制动器卡钳体上,第二工作面板的侧部设有定位销。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油缸座通过第一螺钉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工作面板根部固定连接有加筋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工作面板通过其上的第二螺钉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工作面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强立板,加强立板侧部与第二工作面板的侧部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驻车制动器卡钳体加工油气孔液压夹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工作面板、第二工作面板、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定位销等,并通过压钳杠杆对工件进行夹紧,利用工件前道工序加工的两支耳孔和平面为定位面,通过底板油路连接各方向的工作油缸,启动液压站为油缸提供压紧力压制工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装夹稳定性好,制造成本低。其积极效果是有效减少产品装夹时间由手动夹具装夹工件30秒减少为6秒,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后驻车制动器卡钳体加工油气孔液压夹具,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小底板5,且小底板5与第一油缸座2分别位于底板1的两侧,小底板5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立板4,立板4的顶部通过第一工作面板6固定连接,第一工作面板6顶部设有定位销61。
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油缸座2,第一油缸座2上设有第一油缸21,油缸上设有支座22,支座上铰接有压钳杠杆15,压钳杠杆15的动力臂与油缸活塞杆23铰接,压钳杠杆15的阻力臂压制在制动器卡钳体A上,压钳杠杆15起到锁紧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桃祥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仙桃祥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4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