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5489.X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0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田丽萍;彭锐;傅宇浩;刘子剑;崔海龙;郭沛;陈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检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检测器。
背景技术
车辆在形式过程中,会出现异常情况,而这些异常情况很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其中汽车轮胎的故障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漏气或者爆胎,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严重的甚至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对于汽车或大型货车的检测较为困难,需要专业设备进行检测,从而导致检测不到位,或者检测周期长,无法实时有效的防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紧凑,稳定性好,便于携带和装配的车辆检测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辆检测器,包括支撑座、枢接设置在支撑座两侧的两摆臂、和设置在摆臂端部的弧形支撑板,所述的弧形支撑板与轮胎轮毂的内侧相贴合,所述支撑座中部滑动设置有滑动导杆,滑动导杆的内端部设置有施压板,滑动导杆外端连接有施压机构,支撑座后端设置有固定板,施压机构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施压机构为动力推杆或千斤顶,所述滑动导杆与施压机构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支撑座上设置有压力显示计。
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与滑动导杆对应的导向套。
所述摆臂中部设置有加强板。
所述动力推杆为电动推杆或气缸。
所述两摆臂端部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均固定设置有弧形支撑板。
在其中一摆臂端部还枢接设置有对拉杆,另一摆臂端部设置有U型对拉槽,所述对拉杆端部设置有螺纹段,并在螺纹段上设置有蝶形螺母。
所述两摆臂端部之间设置有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匹配穿设有承力连杆,在承力连杆两端设置有螺纹段和蝶形螺母,所述弧形支撑板后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承力连杆对应的穿孔。
所述施压板上枢接设置有两承力滚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其通过设置弧形支撑板和施压板,从而实现对轮胎的有效施压,结合承力滚轮能够调整其径向方向,保障整个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测量,单人即可完成,通过在一定时间内检测漏气情况,快速有效的判断轮胎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能够随车携带,在检测装配过程中,装配速度快,大大提高了其装配精确度和装配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为支撑座、2为摆臂、3为弧形支撑板、4为滑动导杆、5为施压板、6为千斤顶、7为固定板、8为压力传感器、9为压力显示计、10为导向套、11为加强板、12为支撑块、13为对拉杆、14为蝶形螺母、15为承力滚轮、16为U型对拉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检测器,包括支撑座1、枢接设置在支撑座两侧的两摆臂2、和设置在摆臂端部的弧形支撑板3,所述的弧形支撑板与轮胎轮毂的内侧相贴合,所述支撑座中部滑动设置有滑动导杆4,滑动导杆的内端部设置有施压板5,滑动导杆外端连接有施压机构,支撑座后端设置有固定板,施压机构固定设置在固定板7上,所述施压机构为动力推杆或千斤顶6,所述滑动导杆与施压机构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8,在支撑座上设置有压力显示计9。
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与滑动导杆对应的导向套10。
所述摆臂中部设置有加强板11。
所述动力推杆为电动推杆或气缸。
所述两摆臂端部均设置有支撑块12,所述支撑块上均固定设置有弧形支撑板。
在其中一摆臂端部还枢接设置有对拉杆13,另一摆臂端部设置有U型对拉槽,所述对拉杆端部设置有螺纹段,并在螺纹段上设置有蝶形螺母14。
作为另一实施例,在两摆臂端部之间设置有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匹配穿设有承力连杆,在承力连杆两端设置有螺纹段和蝶形螺母,所述弧形支撑板后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承力连杆对应的穿孔。
所述施压板上枢接设置有两承力滚轮15。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其通过设置弧形支撑板和施压板,从而实现对轮胎的有效施压,结合承力滚轮能够调整其径向方向,保障整个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测量,单人即可完成,通过在一定时间内检测漏气情况,快速有效的判断轮胎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能够随车携带,在检测装配过程中,装配速度快,大大提高了其装配精确度和装配的有效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54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