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镶银筷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6691.4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1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董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钲弘贵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5 上海市宝山区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尤其涉及一种镶银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亚洲常用的一种餐具,现有技术的筷子有木头材质的、金属材质的、塑料材质的等多种材质制成,木头材质的筷子在长期使用后容易磨损,且表面不平整,容易滋生微生物、细菌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需要定期更换,提高了使用成本;金属材质的筷子大多为不锈钢制造,质量较重,影响筷子的使用,尤其不适合小孩子使用;塑料材质的筷子不耐热,可能会发出有害物质,影响身体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镶银筷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镶银筷子,包括筷子本体及银套管;所述的筷子本体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的筷子本体的上端宽度大于下端宽度,所述的银套管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且所述的银套管的下端封闭,所述的银套管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述的筷子本体的下端设有套接部,所述的银套管通过所述的套接部适配套接在所述的筷子本体的下端,所述的银套管内为中空结构,构成中空镶银筷子结构;所述的银套管适配套接在所述的筷子本体的中下部,构成实心镶银筷子结构。
上述的镶银筷子,其中,所述的筷子本体为竹子、木材、骨骼、陶瓷、塑料材质制成。
上述的镶银筷子,其中,在所述的中空镶银筷子结构中,所述的银套管的内壁与所述的筷子本体之间设有柔性密封圈。
上述的镶银筷子,其中,所述的柔性密封圈为硅胶材质制成。
上述的镶银筷子,其中,在所述的中空镶银筷子结构中,所述的银套管的内壁上设有支撑管,所述的支撑管为中空圆管结构。
上述的镶银筷子,其中,所述的支撑管为金属材质制成。
上述的镶银筷子,其中,在所述的中空镶银筷子结构中,所述的银套管及支撑管的中下部外壁上间隔旋压有多圈圆周凹槽,所述的圆周凹槽沿所述的银套管及支撑管的径向设置。
上述的镶银筷子,其中,在所述的实心镶银筷子结构中,所述的筷子本体及银套管的中下部外壁上间隔旋压有多圈圆周凹槽,所述的圆周凹槽沿所述的筷子本体及银套管的径向设置。
上述的镶银筷子,其中,所述的银套管的开口端外周凹压有文字。
本实用新型不限制筷子本体的材质,套接牢固且密封性好,减少了贵金属的使用量,质量轻,使用更便捷、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镶银筷子的中空镶银筷子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镶银筷子的实心镶银筷子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镶银筷子,包括筷子本体1及银套管2;所述的筷子本体1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的筷子本体1的上端宽度大于下端宽度,所述的银套管2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且所述的银套管2的下端封闭,所述的银套管2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述的筷子本体1的下端设有套接部,所述的银套管2通过所述的套接部适配套接在所述的筷子本体1的下端,所述的银套管2内为中空结构,构成中空镶银筷子结构;所述的银套管2适配套接在所述的筷子本体1的中下部,构成实心镶银筷子结构。
所述的筷子本体1为竹子、木材、骨骼、陶瓷、塑料等非金属材质制成。
在所述的中空镶银筷子结构中,所述的银套管2的内壁与所述的筷子本体1之间设有柔性密封圈3,防止清洗过程中内部进水。
所述的柔性密封圈3为硅胶材质制成,也可采用橡胶等其他柔性材质制成。
在所述的中空镶银筷子结构中,所述的银套管2的内壁上设有支撑管4,所述的支撑管4为中空圆管结构。采用刚性较好且廉价的材质制作支撑管4,增加筷子强度并减少贵金属白银的使用量。
所述的支撑管4为金属材质制成。
在所述的中空镶银筷子结构中,所述的银套管2及支撑管4的中下部外壁上间隔旋压有多圈圆周凹槽5,所述的圆周凹槽5沿所述的银套管2及支撑管4的径向设置,用以增加银套管2与支撑管4的结合牢固性。
在所述的实心镶银筷子结构中,所述的筷子本体1及银套管2的中下部外壁上间隔旋压有多圈圆周凹槽5,所述的圆周凹槽5沿所述的筷子本体1及银套管2的径向设置,用以增加银套管2与筷子本体1的结合牢固性。
所述的银套管2的开口端外周凹压有文字6,具有标注、装饰同时卡紧筷子主体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钲弘贵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钲弘贵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66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产生绘制表面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触摸传感器中的多个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