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7000.2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4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彦;吴坤;巴斯·鲍艾蒙;张晶;范延江;曾凡初;殷熙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29 | 分类号: | G02F1/29;G02F1/1343;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2156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触控显示结构(01),所述触控显示结构(01)输出影像光(100);
设置在所述触控显示结构(01)的出光方向上的可切换透镜结构(02),所述可切换透镜结构(02)包括:
平凹透镜层(7),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柱状凹透镜(71);
电光材料层,所述电光材料层是与所述平凹透镜层(7)形状互补的平凸透镜层;
至少两个电极,设置于所述电光材料层的远离所述平凹透镜层(7)的一侧,所述电极间隔设置并在所述平凹透镜层(7)上的投影分别位于所述柱状凹透镜(71)的不同边界处;
通过调节相邻两个所述电极之间的电压以控制所述电光材料层的折射率变化,实现所述可切换透镜结构(02)的2D显示状态和3D显示状态的切换,同时相邻两个所述电极之间的间隔耦合所述触控显示结构(01)的电容感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极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21)与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极(31),所述第一电极(21)与所述第二电极(31)交替设置,所述可切换透镜结构(02)还包括第三电极(22)与第四电极(32),且所述第三电极(22)与各所述第一电极(21)连接,所述第四电极(32)与各所述第二电极(3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22)与所述第四电极(32)平行设置,且各所述第一电极(21)与各所述第二电极(31)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极(22)与所述第四电极(32)之间,所述第一电极(21)与所述第二电极(31)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21)之间的间距均为PE,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31)之间的间距均为PE,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柱状凹透镜(71)中心的间距均为PL,且PL=1/2P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材料层具有寻常光折射率no与非常光折射率ne,各所述柱状凹透镜(71)的折射率为nr,no=nr,所述显示装置处于2D显示状态时,所述电光材料层的折射率为no,所述显示装置处于3D显示状态时,所述电光材料层的折射率为n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材料层为正型液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材料层包括多个电光材料分子(5),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2D显示状态时,各所述电光材料分子(5)的长轴方向与各所述柱状凹透镜(71)的长度方向平行;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3D显示状态时,各所述电光材料分子(5)的长轴方向与各所述柱状凹透镜(71)的长度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柱状凹透镜(71)靠近所述电光材料层的表面为凹表面(071),各所述凹表面(071)是圆弧面、多个平面形成的表面或者抛物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切换透镜结构(02)还包括:
第一基底(1),设置在所述电极的远离所述电光材料层的一侧;
第二基底(8),与所述第一基底(1)相对设置,设置在所述平凹透镜层(7)的远离所述电光材料层的一侧;
第一配向层(4),设置在所述电极的远离所述第一基底(1)的表面上以及所述第一基底(1)的靠近所述电光材料层的裸露表面上;以及
第二配向层(6),设置在各所述柱状凹透镜(71)与所述电光材料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70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