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双排管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7121.7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4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桂红;王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思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2 | 分类号: | B29C47/22;B29C47/30;B29C47/04;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双排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双排管模具。
背景技术
在日常输液或灌注治疗时,经常会遇到需要同时输入两种不同的药液,或者两种不同的药液混合输液或灌注的情况,以传统的方法只能分两次进行输液,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并且要进行两次操作,效率低。为了便于医生或护士进行输液,提高工作效率,设计出一种医用双排管,该医用双排管黏在一起,不会太松也不太紧,便于收纳,使用时可以撕开,并且撕开后两根管子外表面均不会留下痕迹,对后续管子与接头或塑针的配合不受影响。医用双排管由于结构的特殊,现有生产模具结构不合理,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生产出来的医用双排管的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医用双排管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机构合理、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的医用双排管模具。
一种医用双排管模具,包括:内模、套于所述内模上的外模、套于所述内模一端且位于所述外模内的口模,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间形成第一进料通道;所述内模包括锥型部、自所述锥型部凸伸出的第一圆柱及第二圆柱,所述第一圆柱、第二圆柱穿过所述口模;所述外模上设有一纵向贯穿所述外模的锥形通道及横向延伸的第二进料通道;所述口模包括与所述锥形通道抵接的密封端、与所述密封端连接的塑形端,所述塑形端上设有一进料槽、第一塑形通道及第二塑形通道,所述所述进料槽与所述第二进料通道相对且与所述第二塑形通道连通。
上述医用双排管模具,包括内模、套于内模上的外模、套于内模一端且位于外模内的口模,内模与外模形成第一进料通道。使用时,将第一颜色胶状原料通过第一进料通道流入,同时第二颜色胶状原料通过第二进料通道流入,第一颜色胶状原料经过口模的密封端后进入第一塑形空间,第二颜色胶状原料通过进料槽进入第二塑形空间。第一颜色胶状原料、第二颜色胶状原料在外部压力的挤压下,通过第一塑形空间、第二塑形空间挤出形成不同颜色的管子,不同颜色的管子经过冷却后再合适的温度下并排在一起形成医用双排管。该医用双排管模具通过内模、外模及口模之间的配合,可以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塑形空间及第二塑形空间,结构合理。通过第一进料通道、第二进料通道进料在第一塑形空间、第二塑形空间同时挤出形成两条不同的管子,最后形成医用双排管,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模上凸伸出一定位凸缘,所述定位凸缘位于所述外模远离所述第二进料通道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柱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塑形通道内形成第一塑形空间,所述第二圆柱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塑形通道内形成第二塑形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模上设有一螺纹槽、第一气道及第二气道,所述螺纹槽纵向设于所述锥型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气道及第二气道与所述螺纹槽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道贯穿所述锥型部及第一圆柱,所述第二气道贯穿所述锥型部及第二圆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锥型部上还设有二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位于所述锥型部远离所述第一圆柱及第二圆柱的一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医用双排管模具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医用双排管模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医用双排管模具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医用双排管模具的剖视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医用双排管模具,20-内模,21-锥型部,22-第一圆柱,23-第二圆柱,24-螺纹槽,25-第一气道,26-第二气道,27-定位缺口,30-外模,31-第一进料通道,32-锥形通道,33-第二进料通道,34-定位凸缘,40-口模,41-密封端,42-塑形端,43-进料槽,44-第一塑形通道,45-第二塑形通道,46-第一塑形空间,47-第二塑形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思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思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7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