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用两通路给药气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7260.X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5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岳农;张彩玲;曾志文;林伟雄;邓靖单;陈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岳农 |
主分类号: | A61M16/01 | 分类号: | A61M16/01;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8 | 代理人: | 徐庆莲 |
地址: | 5140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醉 通路 气管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用两通路给药气管导管,属于给药气管导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麻醉科医生要进行气管内给药,需暂停呼吸,经气管导管内给药,药物容易粘附在气管导管内壁,尤其是在给较少容量的药物时,很难及时、迅速的进入气管发挥药物作用,存在给药不精准。
目前有两种给药的气管导管:一种是已经上市的,其只有一个通路给药,出药口位于充气球囊下方,充气球囊与气管壁贴附处及充气球囊上方气管很难接触药物;另一种有两个通路加药口,但其出药口设计不合理,由两个充气球囊组成,出药口位于内、外两个球囊之间,内球囊充气足够大,才能产生足够的阻力,分隔开上、下药物,球囊压力大会对气管造成损伤;且出药呈溢出状态,不能达到喷射雾化的效果;麻醉医生有两种经气管导管给药的方式:第一种是麻醉医生通过注射器抽取药物后直接注入气管导管内,给药的速度因人存在差异性,且药物要通过气管内壁逐渐的流入气管内;第二种是硅胶球囊加满药物后,以恒定2ml/h的速度泵入药物,其缺点是无法调节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麻醉用两通路给药气管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麻醉用两通路给药气管导管,它包含气管导管、麻醉机呼吸回路接口、第一给药口通路、第二给药口通路、球囊充气管、钢丝、充气球囊、第一给药小球囊、第二给药小球囊、小侧孔,气管导管的一端设置有麻醉机呼吸回路接口,气管导管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给药口通路和第二给药口通路,气管导管的另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球囊充气管,气管导管的管体内壁上均匀设置有数个钢丝,气管导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充气球囊,充气球囊与球囊充气管的一端连接,充气球囊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给药小球囊和第二给药小球囊,第一给药小球囊和第二给药小球囊内均设置有气管内壁通路开口,并通过气管内壁通路开口分别与延伸至气管导管内的第一给药口通路和第二给药口通路连接,气管导管的另一端均匀设置有数个小侧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给药口通路和第二给药口通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不仅可以上、下分别给药,还能通过三通阀将两个通路连接起来,进行上、下同时给药,既能通过静脉输注泵随意调节泵速给药,又能手动进行单次给药,给药方式灵活。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给药口通路和第二给药口通路其内径小,减少了死腔,即使是给小容量的药物,亦能及时、迅速充分的注入气管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充气球囊采用高容量低压力球囊,充气后具备隔离保护气道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给药小球囊和第二给药小球囊上均设置有数个球囊出药微孔,球囊出药微孔采用激光打孔,药物从球囊出药微孔喷出,朝向气管前壁,即使是给小容量的药物也能最大程度的喷射雾化,气道内能更加均匀的接触药物,达到精准给药。
作为优选,所述的小侧孔既可以保证通气的通畅度,又降低了工艺制作要求,缩短了气管导管尖端至气管导管球囊的距离,可以降低了气管导管尖端移入一侧支气管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结构设计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气管导管的管体内壁采用钢丝进行加固处理,尤其是硅胶制成的气管导管,能够保障其不容易被压瘪变形,通过采用两条独立的给药通路,麻醉师可以采用上下分开给药或上下同时给药,给药方式灵活,通过采用高容量低压力球囊,充气后具备隔离保护气道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气管导管;2-麻醉机呼吸回路接口;3-第一给药口通路;4-第二给药口通路;5-球囊充气管;6-钢丝;7-充气球囊;8-第一给药小球囊;9-第二给药小球囊;10-小侧孔;11-球囊出药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岳农,未经张岳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72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输氧鼻咽通气道
- 下一篇:新型吸氧管用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