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叉车驱动总成抓地力自动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7644.1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7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贺生根;杨亮;左常勇;盛永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昱透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B66F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叉车 驱动 总成 地力 自动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叉车驱动总成抓地力自动调节系统,尤其涉及采用浮动结构驱动总成叉车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前移式电动叉车,其驱动总成有两种固定方式:一种是直接固定在机架上,通过螺栓连接,没有减震,开起来比较颠簸;另一种是通过固定支架与机架通过螺栓连接,驱动总成相对机架是浮动的,减震效果好,客户反应也比较好,所以现在采用驱动总成浮动结构的叉车越来越多。
但上述的采用浮动结构的叉车存在以下缺点:前移式叉车的工作原理为平衡重,故在起升重物时,因驱动总成减震弹簧的反作用力,车尾会翘起。减震弹簧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针对车尾翘起问题点,很多厂家通过在车尾增加配重,来克服减震弹簧的反作用力,但同时整车重量增加了,显得比较笨重,同时耗能也更多。当叉车使用一定年限时,驱动轮磨损后,直径变小,减震弹簧力变小,驱动总成抓地力变小,满载行驶或者爬坡,容易出现打滑现象,一旦出现打滑,驱动轮磨损更快,驱动轮寿命就进一步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动叉车驱动总成抓地力自动调节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叉车驱动总成抓地力自动调节系统,包括驱动总成和增力液压自动调节装置,驱动总成与增力液压自动调节装置固定连接,增力液压自动调节装置设有增力油缸、油管接头、油管和增压油缸,增力油缸与增压油缸通过油管接头、油管依次连接固定。
优选地,增力油缸设有油缸缸体、第一活塞杆、第一塞杆座、增力弹簧和弹簧座,油缸缸体与第一活塞杆密封配合,第一活塞杆与塞杆座通过过盈压入连接,增力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塞杆座固定连接,增力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增压油缸设有油缸缸体、第二活塞杆、缸体固定座、限位块、第二塞杆座、增压弹簧和弹簧座套,缸体固定座与油缸缸体固定连接,油缸缸体与第二活塞杆密封配合,第二活塞杆与第二塞杆座通过过盈压入连接,增压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塞杆座固定连接,增压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座套固定连接。
优选地,增力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塞杆座通过焊接形成刚性连接,增力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座通过焊接形成刚性连接。
优选地,增压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塞杆座通过焊接形成刚性连接,增压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座套通过焊接形成刚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叉车驱动总成抓地力自动调节系统,通过增压油缸受外界作用力,压缩油缸内液压油,产生压力,传递给增力油缸,增力油缸作用在驱动总成上,给驱动总成一个垂直向下的力,从而达到调节驱动总成抓地力大小,由于驱动总成的减震弹簧力可以尽量减小,即减小减震弹簧对车体的作用力,于是车尾翘起现象得到很好解决,同时也减小了整车重量,从而耗能更少,此外,在满载行驶或者爬坡时,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系统增大驱动总成的抓地力,使前移式电动叉车爬坡更强劲,同时对驱动轮起到了保护,延长了驱动轮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叉车驱动总成抓地力自动调节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增力液压自动调节装置的增力油缸与增压油缸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增力油缸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增压油缸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详细附图标记标注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叉车驱动总成抓地力自动调节系统,包括驱动总成1和增力液压自动调节装置2。
驱动总成1与车架通过螺栓连接,驱动总成1采用浮动结构。增力液压自动调节装置2的一端与驱动总成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架通过螺栓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增力液压自动调节装置2包括增力油缸21、油管接头23、油管22和增压油缸24,增力油缸21与增压油缸24通过油管接头23和油管22依次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昱透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昱透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7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气水合物罐式集装箱装载系统、运输方法和运输船舶
- 下一篇:一种货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