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温度控制的低功耗电子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7669.1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5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韩航航;陶银;薛磊;周秦武;吴小明;吴成春;王瑶;曹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温度 控制 功耗 电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温度控制的低功耗电子烟系统。
【背景技术】
烟草燃烧的烟雾中存在数十种致癌物质,如焦油等对人体健康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而且,烟雾弥漫咋空气中,形成二手烟,周围的人群吸入后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出于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出现了一种香烟替代品—电子烟。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现在主要为类似烟丝味道的烟液和加热元件,通过电池供电使加热元件发热,进而使烟液挥发形成烟雾,从而模拟吸烟的效果,少数采用加热烟丝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严格的控制烟丝和烟油的加热温度。烟丝和烟油在不同的温度下释放的烟气成分不同,烟丝在加热过程中,焦油和大部分的香味成分在燃烧温度达到330-350度就已大量生成。现在的电子烟由于电池功率有限,加热的温度都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温度控制的低功耗电子烟系统,能够有效调节温度,控制烟气成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并列的烟丝腔和烟油腔,烟丝腔顶部连通第一通气管,烟油腔顶部连通第二通气管,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连接烟嘴;烟丝腔和烟油腔中均设置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均连接单片机。
进一步地,壳体与烟丝腔和烟油腔之间均设置绝缘保温层。
进一步地,烟丝腔的底部设置烟丝腔盖,烟油腔的顶部设置烟油腔盖。
进一步地,壳体的底盖内侧设置有用于吸住烟丝腔盖的磁铁,壳体的顶盖内侧设置有用于吸住烟油腔盖的磁铁。
进一步地,烟丝腔中的加热装置包括均匀设置在烟丝腔内壁上的若干根第一加热棒,测温装置为设置在烟丝腔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烟油腔包括上下设置的加热腔和储油腔,加热腔内设置第二加热棒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棒上缠绕有纤维棉;加热腔和储油腔之间设置通孔,纤维棉的下端穿过该通孔伸入储油腔底部。
进一步地,第二通气管的下端和烟油腔的底部内侧密封相接,上端伸出烟油腔顶部外,将烟油腔分隔成包裹式的加热腔和储油腔,且加热腔位于储油腔内;第二通气管的下部开设进油孔,储油腔的顶部开设加油孔;加热腔的底部外侧安装电热丝;第二通气管内还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的下端穿过加热腔的底部且其上设置进气孔;通气管内安装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连接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控制开关连接电热丝。
进一步地,加热腔的体积在储油腔体积的1/9到1/10。
进一步地,烟嘴包括烟丝雾气传导通路和烟油雾气传导通路;烟丝雾气传导通路的一端和第一通气管相连,且该端内设置隔离网;烟油雾气传导通路的一端和第二通气管相连,且该端内设置隔油网;烟丝雾气传导通路和烟油雾气传导通路的另一端相连形成V型结构。
进一步地,壳体的材质为云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测温并反馈控制烟丝和烟油的加热温度,单片机分别根据反馈的烟油腔、烟丝腔的温度和设定温度误差,来控制加热功率使加热温度控制到设定温度,更有利于控制烟气的成分,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个人的口感调节设定温度,从而改变气体产生成分组成,同时也可以控制只烟油加热、只烟丝加热和烟丝烟油混合加热,提供更多选择。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烟油腔和烟丝腔外部设计了绝缘保温层,形成保温腔,既有利于温度的散失,又能保证保温腔外部的温度低,更加安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烟丝腔盖和烟油腔盖,方便添加烟丝和烟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磁铁,能够更好地起到封闭作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加热采用了体积小的加热棒加热,更有利于局部加热,加热上升时间小,同时也可以减少电量,降低功耗。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烟油腔包括上下设置的加热腔和储油腔,形成上下分体式结构,能够只对纤维棉导入加热腔中的烟油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通气管的下端和烟油腔的底部内侧密封相接,使得加热腔位于储油腔之内,烟油从加油孔倒入,再通过进油孔进入加热腔,可以保证每次只有一小部分的烟油被加热,当烟油蒸发完了,再从进油孔进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未经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76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