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8409.6 | 申请日: | 2017-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7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辛东京;章俊;毛传森;毛坤;朱天柱;张雷;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善煤矿 |
主分类号: | E21F5/20 | 分类号: | E21F5/20;E21F5/04;E21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55***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会在煤矿井下的巷道内产生大量的煤岩粉尘,由于煤矿井下的巷道空间的局限性,煤岩粉尘的产生不仅危害工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可能会引起爆炸,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目前,井下各巷道内多采用水幕的方式进行灭尘,即在敷设于巷道顶部的水管上间隔地安上数个喷雾器喷雾形成水幕,水管通过安装一个阀门控制。该种水幕喷雾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个缺点:行人通过水幕段巷道时,无法关闭或通过后无法开启水幕,导致行人被淋湿,对职工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这种除尘方式效果不是十分彻底,水资源浪费也比较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空气净化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简单,结构合理,可以对矿井内空气进行净化,为矿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而且循环利用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煤矿井下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罐体、与罐体顶部贯通连接的顶盖和与罐体底部贯通连接的底槽,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上过滤层和下过滤层,上过滤层和下过滤层均采用纵横交错的迷宫格结构,其上下面设有贯通的透水孔、侧面设有贯通的透气孔,罐体的外壁上部对称设有两个进水口,罐体的外壁底部对称设有两个集气罩,集气罩的内部设有风机,所述集气罩在风机的上下部分别设有进气口和与罐体贯通连接的出气口,所述顶盖为顶部开口的锥形结构,其上部设有出气口,底槽为底部开口的倒锥形结构,其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底部贯通连接储水槽,储水槽内设有过滤板,过滤板将储水槽分割为积尘室和储水室,储水室的侧壁连接水泵,水泵的进水端与储水室的底部贯通连接,水泵的出水端与罐体外壁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顶盖的外壁上设有上观察窗。
所述底槽的外壁上设有下观察窗。
所述进水口位于上过滤层的上方。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煤矿井下空气净化装置,采用迷宫格式的过滤装置,实现来自上部的水体和来自下部的气体充分分散后融合,达到吸附沉降的目的,采用负压吸气的方式实现气体的吸入,可有效收集煤矿井下周围空气,达到循环净化并加湿的目的,为矿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同时水体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附图1,一种煤矿井下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罐体1、与罐体1的顶部贯通连接的顶盖2和与罐体1的底部贯通连接的底槽3,罐体1的内部设有上过滤层4和下过滤层5,上过滤层4和下过滤层5均采用纵横交错的迷宫格结构,其上下面设有贯通的透水孔401、侧面设有贯通的透气孔402,来自上部的水体自上而下形成水幕,自下而上的气体分散后与水幕交融,顶盖2为顶部开口的锥形结构,其上部设有出气口6,顶盖2的外壁上设有上观察窗16,便于观察水体进入的情况,底槽3为底部开口的倒锥形结构,其底部设有排水口7,底槽3的外壁上设有下观察窗17,便于观察水体的排放情况,排水口7的底部贯通连接储水槽8,储水槽8内设有过滤板9,过滤板9将储水槽8分割为积尘室10和储水室11,储水室11的侧壁连接有水泵12,水泵12的进水端与储水室11的底部贯通连接,可实现水体的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罐体1的外壁上部对称设有两个进水口13,进水口13位于上过滤层4的上方,且分别与水泵12的出水口相连接,罐体1的外壁底部对称设有两个集气罩14,集气罩14的内部设有风机15,集气罩14在风机15的上下部分别设有进气口1401和与罐体1贯通连接的出气口1402,风机15形成内部负压,从进气口1401收集外界的含尘气体经过出气口1402进入系统内部,上升的气体与下过滤层5形成的水幕进行一次吸附沉降,剩余气体经过迷宫格进行分散,并与宫格内的水体二次交融沉淀,达到循环净化并加湿的目的,为矿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善煤矿,未经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善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84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尘喷雾头及可移动便携式防尘喷雾
- 下一篇:移动终端及音效自适应均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