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管圈套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9217.7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3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党时鹏;王如兴;郁志明;李库林;张常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4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圈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和动物实验中结扎血管时使用的血管圈套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和动物实验中结扎血管时多使用血管钳或镊子分离血管周围组织,然后使用血管钳和镊子在血管下方穿过缝线。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缺点:1、需分离较大范围血管后血管钳才能穿过血管下方,从而将缝线穿过,对组织损伤大;2、在穿缝线时,易误夹血管周围组织,且缝线容易脱落,反复操作易造成组织损伤以及耗费手术时间;3、在分离较小血管时更易造成血管及周围组织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圈套血管过程、减少组织损伤的血管圈套针。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血管圈套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和针柄,所述针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直线部和弯曲部,所述针柄固定连接在针体尾端,所述弯曲部包括呈弧形过渡连接的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第一弯曲段与针体前端连为一体,第二弯曲段上设有针孔,第二弯曲段与针体直线部轴线之间呈30~60°的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弯曲段与针体直线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弯曲段设为扁平体,所述针孔位于扁平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扁平体的扁平面与针体平面之间呈30~60°的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扁平体的扁平面与针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孔在第二弯曲段的轴向上呈椭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孔在第二弯曲段的径向上呈沙漏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线部为圆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柄上设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纹为网格状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弯曲段长度为0.5cm,宽度为0.15cm;所述针孔长径为0.3cm,短径为0.06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能够在简单分离血管周围组织后轻易地从血管下方穿过,针孔穿入缝线后回撤针体即将缝线从血管下方穿过带回,从而减少周围组织损伤,简化穿线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血管圈套针主要由针体1和针柄2组成,所述针体1包括一体连接的直线部1a和弯曲部1b,所述针柄2固定连接在针体1尾端,所述弯曲部1b包括呈弧形过渡连接的第一弯曲段1b.1和第二弯曲段1b.2,第一弯曲段1b.1与针体1前端连为一体,第二弯曲段1b.2上设有针孔3,第二弯曲段1b.2与针体1直线部1a轴线之间呈30~60°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弯曲段1b.2与针体1直线部1a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角度过大,血管容易滑脱,且不不利于穿线;角度过小,则不利于第二弯曲段1b.2从血管下方穿过,给临床操作带来困难。作为优选方案,第二弯曲段1b.2与针体1直线部1a轴线之间的夹角最好为4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曲段1b.2设为扁平体,所述针孔3位于扁平体内。第二弯曲段1b.2设置成扁平体可以尽可能扩大针孔3的设置尺寸,方便穿线。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扁平体的扁平面与针体1平面之间呈30~60°的夹角。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在临床操作时,医生可以正向面对针孔3,方便穿线等操作。作为优选方案,扁平体的扁平面与针体1平面之间的夹角最好为4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孔3在第二弯曲段1b.2的轴向上呈椭圆形,针孔3在第二弯曲段1b.2的径向上呈沙漏型。这样的结构设计都可以给穿线操作提供方便。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部1a为圆柱体,直线部1a长度为8cm,直径为0.1cm。所述针柄2长度为2cm,直径为0.8cm,针柄2上设有方便医生捏持的防滑纹。所述防滑纹优选设置为网格状防滑纹。所述第二弯曲段1b.2长度为0.5cm,宽度为0.15cm;所述针孔3长径为0.3cm,短径为0.06cm。
具体应用时,先使用血管钳或镊子分离、暴露靶血管,然后手持血管圈套针的针柄2,将弯曲部1b从血管下方穿过,勾起血管,再将缝线穿过针孔3,回撤针体1即可将缝线从血管下方穿过带回,方便结扎血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92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