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线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0569.4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2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陈金涛;诸自强;王洪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1/02 | 分类号: | H02K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定子励磁型永磁电机具有永磁体用量不受行程限制的优点。但现有的定子励磁型永磁型直线电机,在一定的空间内,其永磁体体积和槽面积相互制约,限制了直线电机力密度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可以模拟爬行运动,稳定向好,无死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电机,包括:电机次级,所述电机次级包括导磁的磁阻侧,所述磁阻侧包括间隔排布的多个磁阻铁芯,且相邻的两个磁阻铁芯沿磁阻铁芯的长度方向错开;电机初级,所述电机初级和所述电机次级间隔开形成气隙,所述电机初级包括:绕组励磁侧,所述绕组励磁侧适于感应产生磁场;永磁励磁侧,所述永磁励磁侧与所述绕组励磁侧间隔布置,且所述永磁励磁侧与所述绕组励磁侧配合,其中,所述绕组励磁侧和所述永磁励磁侧中的其中一个包括一个,且另一个包括对称布置在所述其中一个的两侧的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电机,所述绕组励磁侧产生的磁场以及所述永磁励磁侧产生的磁场经过所述磁阻侧调制,共同形成推力,推动所述电机初级沿电机次级的磁阻铁芯的铺设方向运动,力密度大。同时,直线电机利用了爬行拟态,使得直线电机的推力波动更小。此外,电机初级的尺寸小,结构紧凑,电机磁极成本低,且形成长度可调且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组励磁侧适于感应产生一对极磁场或多对极磁场;和/或所述永磁励磁侧适于形成一对极磁场或多对极磁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组励磁侧适于感应产生沿所述磁阻铁芯的排布方向依次布置的多对极磁场;和/或所述永磁励磁侧适于形成沿所述磁阻铁芯的排布方向依次布置的多对极磁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组励磁侧感应产生的每个对极磁场中的每一个磁极均与所述永磁励磁侧的一个对极磁场中的一个磁极配合形成通过磁阻铁芯的磁感应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组励磁侧包括绕组铁芯和绕在所述绕组铁芯上的单相或多相绕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组励磁侧包括一个,且所述永磁励磁侧包括对称布置在所述绕组励磁侧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绕组励磁侧和其中一个永磁励磁侧之间适于形成通过所述磁阻铁芯的至少一个磁感应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永磁励磁侧的沿左右方向相对的两个磁极的极性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磁阻铁芯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布置,且每个所述磁阻铁芯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阻铁芯沿左右方向错开,所述磁阻铁芯的上侧或下侧中的至少一侧布置有所述绕组励磁侧和所述永磁励磁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阻侧的上侧和/或下侧设有沿左右交错间隔布置的绕组励磁侧和所述永磁励磁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前后方向相邻的两个磁阻铁芯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次级还包括非导磁的固定板,所述磁阻侧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直线电机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直线电机的再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电机次级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直线电机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些实施例的直线电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直线电机100,
电机次级1,磁阻铁芯11,固定板12,
电机初级2,绕组励磁侧21,第一磁极211,绕组铁芯212,绕组213,
永磁励磁侧22,第二磁极221,永磁铁芯222,
气隙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05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