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0734.6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7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忠;蒲永太;孙海明;詹妮;王月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佛吉亚汽车外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10 | 分类号: | B60J5/10;B62D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曾克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外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排放,燃料消耗等法规越来越严格,各个主机厂及零部件供应商都在寻求卓有成效的轻量化设计方法及解决方案。塑料尾门作为整车轻量化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越来越被各大国际汽车生产制造商及零部件系统提供方案供应商所接受。通过使用塑料材质的内外板,可以是尾门重量大大降低,从而达到降低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的目的,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而目前的外板结构复杂,重量高,成型困难,装配工时高,人工成本高;由于卡接需要在内板开孔,漏水的风险,如果使用防水卡扣,成本将增加;传统的塑料尾门内外板涂胶区域为开口形状,胶水容易溢出,内板边缘结构刚度低,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尾门结构,简化现有尾门结构,降低尾门重量,简化尾门模具结构,且使装配好的尾门无漏水风险;避免内外板粘胶装配过程中胶水容易溢出问题,增强内板周边结构刚度,减小涂胶区域变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尾门结构,包括内板、上外板、下外板和扰流板,所述内板上部表面设有扰流板涂胶面,内板下部表面设有上外板涂胶面,上外板和扰流板分别与内板粘接连接;所述上外板下部外侧表面设有下外板涂胶面,下外板上部与上外板粘接连接,下外板下部与内板底部粘接连接;所述内板在扰流板涂胶面、上外板涂胶面和下外板粘接区域均设有翻边,内板与扰流板、上外板和下外板粘接位置边沿距离均为2.5mm,内板与扰流板、上外板和下外板的间隙为0.6~0.8mm,翻边宽度2.2mm,胶水距离翻边距离为1.3mm;
所述上外板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尾灯安装孔,尾灯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YZ向定位孔和4个X向定位块,4个X向定位块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内板与尾灯安装孔对应区域开有尾灯固定螺纹孔和尾灯线束孔,尾灯固定螺纹孔位于尾灯线束孔上方;所述下外板中部的外侧表面设有牌照安装区域,牌照安装区域内开有装配定位孔;
所述扰流板底部开有高位刹车灯安装缺口,所述内板与高位刹车灯安装缺口对应区域从左至右依次开有高位刹车灯安装孔、高位刹车灯线束孔、高位刹车灯Y向定位孔和尾窗玻璃清洗装置安装孔,高位刹车灯Y向定位孔位于高位刹车灯安装缺口正中位置。
优选的,所述内板、上外板、下外板和扰流板均为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内板、上外板、下外板和扰流板的厚度均为2mm-3mm。
优选的,所述内板、上外板、下外板和扰流板的厚度均为2.5mm。
优选的,所述扰流板涂胶面为内板与扰流板配合的边缘区域。
优选的,所述下外板涂胶面包括上外板与下外板配合的边缘区域,以及位于上外板下部的燕尾涂胶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尾门结构,简化现有尾门结构,降低尾门重量,简化尾门模具结构,且使装配好的尾门无漏水风险。简化了上外板结构及其模具结构,降低了单件产品制造成本;提高了装配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及生产效率,直接由机器人全自动化完成装配。减小了由于螺钉,卡扣紧固方式带来的漏水风险,能更好的保护尾门线束,安装于尾门上的电器件,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通过合理的布置胶水的位置,防溢胶翻边的尺寸,可以有效避免胶水溢出问题。翻边结构简单美观,外观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图中:1-内板、2-上外板、3-下外板、4-扰流板、5-扰流板涂胶面、6-上外板涂胶面、7-下外板涂胶面、8-尾灯安装孔、9-YZ向定位孔、10-X向定位块、11-尾灯固定螺纹孔、12-尾灯线束孔、13-牌照安装区域、14-装配定位孔、15-高位刹车灯安装缺口、16-高位刹车灯安装孔、17-高位刹车灯线束孔、18-高位刹车灯Y向定位孔、19-尾窗玻璃清洗装置安装孔、20-翻边、21-边沿距离、22-间隙、23-胶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佛吉亚汽车外饰有限公司,未经东风佛吉亚汽车外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0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门
- 下一篇:一种汽车中的挡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