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2寸平面圆筒形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1191.X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2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郑毅松;吕继东;杨红军;李红伟;龙丁全;陈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展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3/04 | 分类号: | H01J4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陈欢 |
地址: | 571924 海南省澄迈县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圆筒 光电倍增管 电子光学 输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倍增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寸平面圆筒形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
背景技术
光电倍增管是一种把微弱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加以放大的电真空器件。其广泛应用于医疗成像,光子计数,高能物理等领域。光电倍增管通过耦合剂与闪烁体耦合到一块儿,便形成了一种新的探测器,可以探测X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等各种射线。目前现有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其能量分辨率不够良好,不能很好应用于医学成像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2寸平面圆筒形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2寸平面圆筒形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包括玻璃外壳、聚焦栅极、聚焦极、第一倍增极和光电阴极,所述聚焦栅极、聚焦极、第一倍增极从上往下依次设于玻璃外壳内部;所述玻璃外壳外形为圆筒形,所述光电阴极贴合所述玻璃外壳内顶壁平面,位于所述聚焦极周边的玻璃外壳内壁上设有导电膜,所述导电膜连接所述光电阴极;所述聚焦栅极为粗网状;所述玻璃外壳的外径为2寸,所述光电阴极与所述聚焦极上沿的距离为28mm。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外壳外表面上设有若干弹性支块。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外壳的管针一端设有活动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呈U型。
进一步的,所述聚焦极通过焊接定位弹片固定于所述玻璃外壳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倍增极为盒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圆筒形玻璃外壳,光电阴极为平面状,具备平面光窗,能与闪烁体相耦合,结合独立的聚焦极及聚焦栅极的形状设计,并将圆筒形玻璃外壳的外径设计为2寸,所述光电阴极与所述聚焦极上沿的距离为28mm,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能量分辨率更加良好,具有更加良好的收集效率,可达98%,能更好应用于医学成像领域。本实用新型与适配的电子倍增器可以构成完整的光电倍增管,用钴57作为测试信号源,2寸圆柱形碘化钠测试能量分辨率可以到8.6%。另外,所述玻璃外壳上还设有弹性支块,能起到减震的作用,能避免玻璃外壳破碎,有效保护所述 2寸平面圆筒形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同时,设有活动保护套,避免所述管针刮花包装盒或扎手等,也便于存放,同时也对管针端的玻璃外壳进行了保护,提高整个2寸平面圆筒形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2寸平面圆筒形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2寸平面圆筒形光电倍增管电子光学输入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聚焦极和第一倍增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聚焦栅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倍增极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中:1光电阴极、2导电膜、3玻璃外壳、4聚焦栅极、5聚焦极、6第一倍增极、7定位弹片、8管针、9弹性支块、10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展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展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11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身份认证方法
- 下一篇:用于借助于机动车前灯在车道上生成光分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