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粉生产用旋转雾化器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1359.7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5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波;王洪振;马社俊;黄松涛;张继光;左中强;王洋;范洪刚;宋鹏;田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远洋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7 | 代理人: | 范向南 |
地址: | 453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旋转 雾化器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粉体的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粉生产用旋转雾化器喷嘴。
背景技术:
双流雾化法是生产金属粉末的主要方法,其制粉的原理是:一种高速流体冲击金属熔液将液体金属破碎成细小的粉末并快速冷却固化,从而形成金属粉末。在这种方法中,雾化器是其必需的设备,是双流法制取金属粉末技术的核心,而雾化器的核心部件则是雾化器的喷嘴,它直接决定着雾化器的使用效果。
导流管是雾化器喷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熔化的金属液导入喷嘴;同时导流管的尺寸和形状决定了金属熔体将要被雾化时的形状,同时也影响喷嘴处高压气体出口的状态,并直接影响高压气体的破碎效果。
现有的雾化器喷嘴如图1、图2所示,包括喷嘴外体101及喷嘴内体102,喷嘴内体102穿装在喷嘴外体101内,喷嘴内体102为中空管状结构,其内管为导流管103,喷嘴外体101上设置有进气口104,喷嘴外体101与喷嘴内体102之间设置气体流道105,高温铝液从导流管103内喷出,惰性气体从进气口104进入然后从气体流道105高速喷出,高速气体冲击高温铝液,使铝液雾化为细小颗粒,形成铝粉。如图2所示,喷嘴外体101的前端与喷嘴内体102的前端通过多个连接柱106紧固连接,连接柱106与连接柱106之间形成气体喷射流道,现有的雾化器喷嘴内的气体流道105均为直流道,直流道气体的冲击方向为直线,又因为雾化器喷嘴为缩口,则,沿直流道高速冲击的高压气体在喷嘴前方会有交叉点,高压气体携带的铝粉颗粒相互交叉碰撞,
由于铝粉颗粒存在一定的表面粘连问题,铝粉颗粒碰撞过程中,较小的铝粉颗粒会粘连在较大的铝粉颗粒上,这样就造成铝粉的流动性变差,同时,也使铝粉颗粒形状不规则,颗粒大小不一,差别较大,影响铝粉的使用性能,同时由于大量小颗粒粘连造成产品附加值最高的细粉收得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粉生产用旋转雾化器喷嘴,它是改变现有的雾化器喷嘴的结构,将气体流道由直流道改进为螺旋流道,惰性气体由螺旋流道高速喷出后,呈发散状喷射,避免了现有直流道出现的交叉碰撞,从而减少铝粉颗粒的碰撞粘连特性,使铝粉颗粒表面相对光滑,铝粉颗粒形状相对规则,同时还能够增加颗粒较小的微细铝粉的收得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铝粉生产用旋转雾化器喷嘴,其中:包括喷嘴外体及喷嘴内体,喷嘴内体穿装在喷嘴外体内,喷嘴内体为中空管状结构,其内的中空管为导流管,高温铝液沿导流管流动,所述的喷嘴外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喷嘴外体与喷嘴内体之间设置气体流道,惰性气体从进气口进入沿气体流道流动,所述的气体流道为螺旋状流道。
进一步,所述的喷嘴内体的前部沿喷嘴内体的外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多个螺旋状的导向柱,喷嘴内体穿装在喷嘴外体内后,喷嘴内体与喷嘴外体之间的导向柱与导向柱之间形成螺旋状的气体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是改变现有的雾化器喷嘴的结构,将气体流道由直流道改进为螺旋流道,惰性气体由螺旋流道高速喷出后,呈发散状喷射,避免了现有直流道出现的交叉碰撞,从而减少铝粉颗粒的碰撞粘连特性,使铝粉颗粒表面相对光滑,铝粉颗粒形状相对规则,同时还能够增加颗粒较小的微细铝粉的收得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雾化器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雾化器喷嘴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现有雾化器喷嘴生产的铝粉颗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内体的仰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的铝粉颗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4、图5、图6所示,一种铝粉生产用旋转雾化器喷嘴,包括喷嘴外体1及喷嘴内体2,喷嘴内体2穿装在喷嘴外体1内,喷嘴内体2为中空管状结构,其内的中空管为导流管3,高温铝液沿导流管3流动,所述的喷嘴外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4,喷嘴外体1与喷嘴内体2之间设置气体流道5,惰性气体从进气口4进入沿气体流道5流动,所述的气体流道5成为螺旋状流道。喷嘴内体2的前部沿喷嘴内体2的外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多个螺旋状的导向柱6,喷嘴内体2穿装在喷嘴外体1内后,喷嘴内体2与喷嘴外体1之间的导向柱6与导向柱6之间形成螺旋状的气体流道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远洋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远洋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13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