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光纤传感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071771.9 申请日: 2017-01-20
公开(公告)号: CN207248203U 公开(公告)日: 2018-04-17
发明(设计)人: 李峰;杜彦良;赵维刚;李剑芝;侯跃敏 申请(专利权)人: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主分类号: G01D5/353 分类号: G01D5/353
代理公司: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代理人: 王占华
地址: 050043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混合 光纤 传感 系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混合光纤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光纤耦合器(2)、连续探测光路(3)、传感光纤(4)、泵浦脉冲光路(5)、第二光纤环形器(6)和控制系统(7),所述激光器(1)的输出端经光纤耦合器(2)后分为两路,第一路与所述连续探测光路(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路与所述泵浦脉冲光路(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连续探测光路(3)的输出端经所述传感光纤(4)与第二光纤环形器(6)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泵浦脉冲光路(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纤环形器(6)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纤环形器(6)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系统(7)的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光纤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探测光路包括第二光纤偏振控制器(31)、第二光电调制器(32)、第一光纤环形器(33)、光纤光栅(34)、第二光纤放大器(35)和扰偏器(36),所述光纤耦合器(2)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纤偏振控制器(3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纤偏振控制器(3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电调制器(3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调制器(3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纤环形器(33)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光纤光栅(34)与所述第一光纤环形器(33)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纤环形器(3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3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35)的输出端与所述扰偏器(3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扰偏器(36)的输出端与所述传感光纤(4)的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光纤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脉冲光路(5)包括第一光纤偏振控制器(51)、第一电光调制器(52)、第三光纤偏振控制器(53)、第三电光调制器(54)、脉冲发生器(55)、第一光纤放大器(56),所述光纤耦合器(2)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纤偏振控制器(5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纤偏振控制器(5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光调制器(5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光调制器(5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光纤偏振控制器(5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光纤偏振控制器(5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光调制器(54)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脉冲发生器(5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光调制器(54)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光调制器(5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5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56)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纤环形器6的一个输入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光纤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7)包括第三光纤环形器(71)、光纤F-P滤波器(72)、锯齿波发生器(73)、第一光电探测器(74)、带通滤波器(75)、第二光电探测器(76)和信号采集与控制器(77),所述第二光纤环形器(6)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光纤环形器(7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光纤环形器(71)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光纤F-P滤波器(7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锯齿波发生器(73)的输出端与所述光纤F-P滤波器(72)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光纤F-P滤波器(72)的输出端经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74)与所述信号采集与控制器(77)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光纤环形器(71)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带通滤波器(7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器(75)的输出端经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76)与所述信号采集与控制器(77)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采集与控制器(77)的一个控制输出端与所述锯齿波发生器(73)的控制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光纤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1)为窄线宽激光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光纤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光纤(4)上设有光纤光栅阵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光纤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光栅阵列包括两个以上的光纤光栅(41)。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光纤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通滤波器(75)带宽为1545nm-1555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17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