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挥发物的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2050.X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0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龙;刘世强;何悦;王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1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挥发物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晶硅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有机挥发物,具体是指一种有机挥发物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力的五大技术领域之一。太阳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制约少、故障率低、维护简便等优点。
晶硅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金属化印刷的工艺,在印刷金属浆料的电池片会挥发有机物,经过高温的烘烤处理,浆料中的有机成分会挥发,大量的有机物会在管道内壁吸附、渗漏,沿着管道内壁流回生产设备,造成产品污染和设备损坏;有机物随着抽风吸附到有机物处理塔内,与其内部的吸附活性炭结构,使其迅速失效,影响抽风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其能耗增加,活性炭更换成本增加。
金属印刷分三道工序,其中第二道工序为背电场印刷,二道有机挥发物为1.38g/pc,每天每条线有48.3kg的有机物挥发出来,其挥发物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有机处理塔内的活性炭吸附饱和,对运营成本和制程存在很大的风险。
本专利的目的是处理收集排放气体中的有机物,使其冷凝在冷凝器内,统一收集处理,防止液态的有机油污染抽风系统、生产设备及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有效收集排放气体中的有机物、防止液态的有机油污染抽风系统、生产设备及产品、且方便维修的有机挥发物的收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机挥发物的收集装置具有如下构成:
所述的收集装置包括排风机构、冷却机构及收集机构,
所述的排风机构包括与排风管相连通的密闭管道,所述的密闭管道为竖直设置,所述的密闭管道的上端为包含有机挥发物的气体进口,且所述的密闭管道下端的管壁的轴向横截面呈倒梯形,所述的密闭管道的下端连接有出风管,
所述的冷却机构包括数个相串联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的密闭管道的管腔内的冷却管组,最下方的冷却管组设置有进水口,最上方的冷却管组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的收集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密闭管道最下端的放油阀门。
较佳地,所述的收集装置还包括不锈钢结构外壳,所述的不锈钢结构外壳容置所述的排风机构、冷却机构及收集机构,所述的不锈钢结构外壳为双层不锈钢结构,且所述的双层不锈钢结构之间设置有保温棉。
较佳地,所述的不锈钢结构外壳设置有一体式保温门板。
较佳地,所述的出风管包括第一竖直出风管路和第二竖直出风管路,所述的第一竖直出风管路的一端直接与所述的密闭管道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竖直出风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竖直出风管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竖直出风管路竖直向上设置。
更佳地,所述的第一竖直出风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竖直出风管路通过水平出风管路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的出风管的最低端设置有放油阀门。
较佳地,所述的密闭管道的管腔内设置有固定冷却管组的固定架。
较佳地,所述的放油阀门与收集桶之间通过软管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的收集桶的下方设置有可移动托盘。
较佳地,所述的冷却管组包括数个相平行设置的水平的冷却管,所述的冷却管组设置有一个冷却水进水口和一个冷却水出水口。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有机挥发物的收集装置,包含有有机挥发物的气体通过所述的密闭管道的上端进入该收集装置,通过相串联的冷却管组形成冷却闭环,利用热交换原理,冷流与热流逆向流动,提高热量交换效率,可有效增加其冷却效果,优选地,冷却管组安装四层,每层可将温度降低16度,四层管组可将90度高温的废气冷却到30度,在这个温度变化过程,废气中的有机成分会冷凝成液态,在密闭管道的最低端留有放油的阀门,流进废油收集桶中集油装置,使其自动收集,收集装置各机构均采用满焊处理方式,防止渗漏。此外,整套可金属材料焊接组装,提高耐高温及助燃的能力,采用隔热棉降低外壁温度,防止高温烫伤发生危险,采用一体式门盖板,整体拆装,方便维修,集油处盖板为折页拉门,方便操作人员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机挥发物的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机挥发物的收集装置的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机挥发物的收集装置的排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气体进口
2 密闭管道
3 冷却管组
4 出水口
5 气流方向
6 进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20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